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活化軍事遺產朝向永續發展

發布日期:
點閱率:908
字型大小:

1949年的內戰,金門島成為國共交戰的最前線,在歷經多次砲戰,特別是1958年的金門危機,使金門一夕之間成為世界冷戰的代表地。在此期間,最高峰曾有超過10萬軍人進駐,形成一個以軍人為主的島嶼。金門在長年戰地管制下,不僅發展出各種特殊軍事工事、龐大的構造與因應作戰防禦的特殊機能,也與自然地景結合,興建出許多戰備設施。這些設施、地景,豐富的戰役史蹟及特殊的戰地文化,留存至今乃金門最重要的文化意象。1992年解除戒嚴後駐軍逐漸減少,軍事營舍大量廢棄,部分經由政府再利用為展示館、紀念館,成為觀光旅遊地點。然而,仍有不少軍事營區不是封閉或閒置,就是拆除,使得作為世界著名戰地的金門,軍事遺址與戰地文化有逐漸消失的危機。
金門因鄰近中國大陸,全島多數位於共軍砲擊範圍內,為避免共軍登陸及砲擊破壞,在防禦上採取多層次防線構築工事。在接戰的海岸線,採取數道防禦設施避免共軍登陸襲擊;陸地上則在農田上佈滿反空降樁、反空降堡,各路口與制高點設置機槍碉堡,以及透過地形掩護的砲陣地等;軍事營區則採地下化掩蔽,而有大量的坑道與地下設施。除軍事營區外,金門的村落中亦隨處可見防禦設施、精神標語,以及服務軍人的消費市街、休憩場所。因軍事目的或紀念戰役所產生的設施,尚包括了如用於心戰喊話的播音塔,及廣播電台、文康中心、戰史館、紀念碑、軍人公墓等。
這些歷經長時期、投入龐大人力物力經營的防禦戰場所構成的完整防衛體系,乃古今中外少有之案例。如對照二十世紀的戰史,一次與二次大戰主戰場的法國、比利時等地,數十年來一直持續不斷地將當年戰爭的遺址保護並作為博物館,他們採現地展示或經過資料蒐集研究,詳盡地將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歷史呈現,透過教育、闡述戰爭的殘酷,呼籲世人應追求和平。而這些戰場遺址,包括一次大戰的綿延七百公里的區域內,選定了105處重要場址作為核心地,成為法國與比利時跨域申遺的準備對象。此外,法國也針對二次大戰諾曼第登陸區九處場址作為核心地點,詳盡地針對該區登陸作戰的地景、設備、遺址及相關紀念博物館等進行整備,希望透過世遺的登錄達成紀念、反省戰爭殘酷,及經由保存遺址、軍事墓地和紀念碑等,傳達世界歷史事件的意義。這些一次與二次戰役遺址、紀念物,歷經多年的基礎調查後已於2014年正式提交為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金門的軍事遺產、戰地史蹟,足可作為二十世紀東西方兩大陣營對抗的最佳歷史場景,只要適當地進行研究、保護規劃,透過價值闡述維護其真實性、完整性,仍具有高度機會作為金門申遺的主軸價值論述,並獲得國際的認同。
為保存這些冷戰時期的珍貴遺產,有關單位實應擬定全面性的保護措施,從法令檢討、土地利用規劃、產權補償、活化利用規劃,以及NGO扶植、社區人力培訓等著手,將軍事資源進行分類、分級調查,朝戰役歷史、文獻調查,活化利用與生態博物館方向規劃。我們呼籲,應儘速並進行保護規劃,採更宏觀且全面性地檢視各軍事遺址的意義與價值,善用這些遺產及其資源,並朝永續發展邁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