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戰地特色讓金門遊愈來愈精彩﹗
2014金門戰地觀光藝術季自11月16日起至30日止,開放光華園、獅山砲陣地支坑道、塔后廣播電台、金東戲院,與擎天水廠等5處「戰地祕境」,提供民眾體驗戰地特有的人文風情與景觀,縣府歡迎民眾把握機會踴躍前往。
據報導,金門以特有的地理位置及歷經多年的戰火洗禮,造就豐富的戰地景觀,透過藝術季活動,呈現在民眾眼前。藝術季期間,每週二、四、日上午8時至12時開放光華園、塔后廣播電台,以及擎天水廠,下午1時30分至5時30分開放獅山砲陣地支坑道與金東戲院,並規劃勞軍演唱秀、坑道音樂表演、勞軍資料展、藝文表演、鸕鶿季等豐富活動,精采可期。
事實上,金門的戰地秘境還有許多,但不一定都適合遊客參訪,我們以為,如果國防部或軍方能釋出更多的配合善意,並搭配地方的整合性行銷,執行起來應該會更加的精彩、圓滿。一般而言,冬天都是旅遊的淡季,縣府在此時辦理季節性的旅遊行銷活動,自然有增加誘因、促進觀光的效果,然而,活動是否吸引人、是否精彩將直接決定活動的成敗,或許在現有的基礎下,仍有以下幾個面向可資深耕發掘。
其一,資源的整合。金門主要有縣府、軍方、金管處等三個管理單位,然而,總綰旅遊市場成敗的卻只有縣府;按說,以軍事主題而言,軍方應該擁有最多的資源,但相對的,限制也最多。因此,我們以為軍方應有必要主動的盤點現有的資源,並在不影響正常演訓及工作的前提下,給予最大的配合。例如:蛙人操及相關戰技的演練素為軍事參訪的重點,如若縣府主導的戰地觀光藝術季僅能提供靜態的展示活動,不免予人有搔不到癢處之憾;實務上,要進行相應戰技演示配合並不難,癥結還在於事前的溝通協調,以及口惠而實至。所謂的「戰地祕境」應該還要注入更多的動態元素,才能讓參與者覺得不虛此行。
其二,內涵的充實。一直以來,我們大都注重活動硬體的營造,卻鮮少聚焦於內涵的加持。我們以為,任何觀光活動都需要融入在地人文與特色精神。我們總稱來金當過兵的有百萬之眾,卻無法具體的組織一支「軍事同好」隊伍;就現有網際網路的建構而言,要組織類似的同好會不難,難在相應的誘因搭配,以及主題性的導引。或許縣府可以考慮在號召「百萬大軍回金門」的同時,也籌建相應的同好組織,並輔導相應的地方公協會介入經營,如此當能激盪出更多的戰地故事,為戰地觀光添加更多骨血。
其三,誘因的搭配。如前述,任何活動都需要誘因,諸如:金管處的坑道藝術節、縣府的馬拉松活動等,歷來都能吸引大量的參與人群,其主因除了同好者的參與、響應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不虛此行,以及自我滿足的誘因。就戰地觀光而言,缺少的不是靜態設施的參訪,而是動態活動的參與;歷來,金門戰鬥營之所以場場爆滿,其間坐軍機、住營宿、練戰技、打槍靶等等,都是主要的誘因。
總之,對縣府戮力於開拓觀光市場與消費客群的用心,我們咸表肯定,更以為一場成功的活動必需要有更多元的內涵、號召更多人的參與,並營造更大的參與氛圍,如此,或能讓金門戰地觀光藝術季愈來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