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閱讀開發學生潛能與提昇全民素養
教育部為因應世界潮流,不斷的推動閱讀運動,提倡「閱讀元年運動」、「國民中小學閱讀計畫」及「國中晨讀123」等,同時也補助各國中小充實圖書設備、培訓種子教師、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補助地方政府推動閱讀活動、鼓勵民間團體參與閱讀計畫等,其基本理念是面對知識經濟時代,透過閱讀能掌握創意的精髓與科技的應用;透過閱讀可以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習慣與能力;透過閱讀可以建立書香和諧的社會;透過閱讀能讓民眾瞭解未來、開創未來。因此,我們除了要推展學生閱讀運動外,更要推動全民閱讀,藉由「全民閱讀運動」,帶來社會活力與希望。
英國教育部長布朗奇(Dalvid Blunkett)曾說:「每當我們翻開書頁,等於開啟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閱讀是各種學習的基礎。在我們所做的事情中,最能瞭解我們心靈的莫過於閱讀。」又有人說:「閱讀是教育的靈魂」,由各種事實印證的確如此,但我們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嗎?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人民都做到了嗎?閱讀的真義到底在哪裡?親子天下雜誌於實戰教養專刊中發表「啟動閱讀元年」、「12年國教學生關鍵能力的預備」及「閱讀素養學習對策」,借鏡芬蘭、香港、日韓國際成功經驗,為台灣教育界引介最新閱讀教育趨勢再度搭橋,邀請英國、美國第一線推動閱讀的老師及專家分享閱讀教育新策略、作法及趨勢,期盼台灣教育工作者看到:一位充滿熱情與使命的老師,一個政府、圖書館與民間共同打造的閱讀國度,將為台灣閱讀教育環境帶來深刻的反思與改變,也帶來整體社會之活力與希望。
其實,在我們的民主社會裡,常因選舉而成為政治化或意識化的型態,尤其在教育政策或政見更是如此!因為在每一個人的思維及人生經驗裡,都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想法,常覺得別人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因此對教育的長遠看法就有短視之疑慮。今後,我們要真正找到教育的核心價值,就是用心培育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具有健全的人格及公民素養,排除各種意識型態對教育的干擾。如果大家都能逆向思考與操作,不要比分數高低,比閱讀能力、學習態度,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閱讀,不要把課排得滿滿的,不要為了考試而讀書,先培養學生閱讀風氣與態度,再激勵學生自我學習的動機,自然而然學生會對教科書有興趣,對考試題目之閱讀有興趣,對未來人生各種進階挑戰有興趣,如此就不會輕易放棄生命,改變人生了!
由此可知,我們要推動閱讀運動,提昇學生能力與全民素養,最重要的還是要靠社會、政府、教育單位、民眾有正確的教育與學習導向,尤其倡導「全民閱讀運動」、「社區閱讀活動」、「親子共讀風氣」…等,才能帶動孩子閱讀習慣,才能帶動全民讀書學習理念。因此再次呼籲所有鄉親一起推動有意義的閱讀運動,不要讓別人認為我們是偏遠離島或是文化不利地區,今後我們可以不但要跟台灣比學習能力,而且要跟台灣比閱讀人口比例,真正展現金門潛能與公民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