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績效 就有威信
報載:金門縣自來水廠日昨舉辦第四十七屆自來水節慶祝聯誼餐會,縣長李沃士曾前往致意,語多嘉許與鼓勵,場面溫馨熱絡,強調此節是水廠同仁驕傲之時刻,過去幾年受到水質之影響,帶給員工很大壓力,但身為水廠、縣府一份子,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因而在短短三年內,用心改善,飲水品質大幅提昇,讓鄉親普遍有感,難能可貴,相信在全體袍澤再接再厲,共同努力之下,金門鄉親「有水喝、喝好水」,定能水到渠成,如願以償。
眾所週知,〈日光、空氣、水〉三者稱之為「人生三大要素」,乃每個人日常生活所必需,缺一不可,亦且攸關大眾健康與生命延續與存亡,所謂「飲水思源」,可見水之問題普受重視,一天無日照,或可過活無虞,半日無水可用,心緒即有強烈變化,相信大家不乏實際經驗,緣此,地區水利建設事務,始終是社會大眾關切熱門議題。
回顧過去,再看現在,面對金門飲用水之供需,迄今猶未圓滿得到解決,溯本追源,政府念茲在茲,列為施政重點,歷任首僕,未曾稍怠,長期以來,莫不致力於挖塘築壩,開發水源,僅以推動家戶裝設簡易自來水計劃為例,係自民國五十五年間開始,自此使得家家隨心所欲,隨手就有自來水可用,凡此由「點而線到面」,歷時五十年之久艱辛過程,從無到有,由有到好已經逐步實現,點點滴滴,得來非易,誠非局外人所能全般瞭解,格外值得珍惜。
持平而論,金門四面環海,環境特殊,一年四季,雨量稀少,水資源常有不足,倘非湖庫充分發揮高度蓄水功能,不知如何供應早期軍民十餘萬眾用水需求,是以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毋忘金門曾經有過缺水,自台船運來金應急,甚有群聚(井邊)等水搶水之情景,有水當思缺水苦,大家養成節省用水習慣至關重要,對於曾為金門水利建設棒棒相接,努力不懈,無怨無悔,服務大眾之同仁袍澤,更應心存感激,給予鼓勵掌聲。
再說:金門亟需改變與發展,因而活絡地區經濟,招商引資,帶動觀光,施政定向正確無誤,正因如此,確保水電供應不虞匱乏,未雨綢繆,應是首要大事,政府早有先見之明,刻正快馬加鞭推動境外引水,不惟兩岸已建立共識,一切作業進度大致就緒,假以時日,理想終將實現。而得有具體進展成果,胥賴人事無縫接軌,中央與地方環環相扣,動力、推力、助力與拉力兼而有之,每個階段持續予以發揚光大,見樹也見林。
隨著時空推移,民意需求與日俱增,公僕服務態度,成為大眾注視焦點,特別是日常與民眾生活攸關,接觸頻繁事務,既繁又雜,過與不及,動輒得咎,諸如水質問題,在水廠全體員工共同努力改善之下,不再發生混濁情事,然而,有人耽心招商引資將會影響水電失衡,惟金門要發展之方針不能改變,且須邁步向前,是故,如何達到地區水電供求無虞,將是水電主管機關必須面對之重大工作任務,政府有決心克服困阻,大家該有信心鼎力支持。
總之,個人單打獨鬥,自我表現時代已然過去,取而代之者,應是團隊責任心與榮譽感之培養與發揮、體認及此,計劃不致落空,績效不會掛零,屢試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