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設以人為本融入在地
國際路透社列名「世界九大新地標建築」,由日籍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的台中國家歌劇院;號稱符合「書與樹的閱讀環境」設計理念,「翻轉圖書館」之高雄市立圖書館新總館,接續於近日落成盛大啟用。其建構之雄偉華美,堪為縣市地標。這是台灣的驕傲,令人稱羨。
台中國家歌劇院明年將由文化部直接經營。高雄市圖書館新總館開館才四天,即創下六萬人次進館紀錄,但每天人潮太多,亂象橫生,民眾投訴,有人把圖書館當成景點、遊樂園,不乏學生擺書占位、脫鞋睡覺,全館上千個座位,竟找不到位子可安靜看書。當充滿書香空間變成觀光景點,未來台中國家歌劇院,是否會轉型為超大購物商場而成為另一觀光景點呢?
翻開國際間諸多公共設施,由盛而衰者不勝枚舉。為了主辦世界賽會而大興土木,打造運動場館或渡假勝地,輾轉數年後,總有經營不善,乏人問津而導致成廢墟。
媒體曾報導國際間及台灣有些縣市公共建設成了「蚊子館」。諸如:北京的迪士尼樂園比不上香港與日本的而遭受廢棄;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要會場鳥巢運動館,每年養護費需1100萬美元。一堆閒置的體育設備,今天不少運動場館被曝光棄置不用;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場館維護費1億歐元,更令希臘人負擔沉重的債務。
根據台北藝術大學的老師,帶學生調查全台「蚊子館」計有119處,例如:南港極限運動場、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嘉義縣太保市的藝都表演廳等;為了落實「本土意識、保存地方特色」,投資數十億元新台幣興建了總數近300家的地方文物館或博物館,如台南縣玉井鄉的「芒果文化館」、台中縣「東勢客家文化區」、八里汙水處理廠、名間鄉立體停車場、體委會補助設置苗栗縣立文山國小分校巨蛋體育館、興達遠洋漁港,現今或因門庭冷落,人跡罕至而關門,或因不符效用而閒置,廢棄為「蚊子館」。
歸納這些公共建設導致閒置,乏人問津的因素很多,有些因時代背景不同,或因環境改造而沉淪。其中最根本的是否能「以人為本,融入在地」?
「以人為本」的考量有兩個面向,一是符合人性化的考量,一是擁有持續經營的人力資本;「融入在地」必須依循在地創造特色,不只考量吸引觀光客,最基本是能否為在地人所接受而樂於使用?
未來本縣諸多公共建設,或許要放緩腳步,不求一步到位,完整設置,宜謹慎考量,是否以人為本,融入在地?迪士尼樂園受人歡迎,如果設在金門,是否水土不服?著名的澳門威尼斯人賭場若引進金門,能支持多久?昇恆昌的五星級飯店可供觀察,能為金門帶來多少商機?以觀光導向固然可行,然而不可仰賴。人們總是抱著新鮮感而來,如過江之鯽,呼嘯而過,能駐足使用者有限;倘若人為經營不善,服務品質跟不上,招式用老,觀光客遲早疲軟,不可不慎!
迎來如候鳥般的觀光客不足為恃,倘若本地鄉親很少光顧,或者鄉親不懂得使用,失去了鄉親的有效利用,那是前景堪憂;從教育觀點檢視各項公共建設,必須先進行在地人的教育。規劃前、建設過程、完工後啟用,每一環節都要先教導民眾,使其融入在地人的生活,而願意親近它、使用它、認養它,並產生認同感、參與感、光榮感,才能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