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金門願景
選戰已告塵埃落定;新的行政首長及民代業已產生,即將遵循憲政體制交接權力與義務,為選民服務;為個人踐責。本報基於激濁揚清之職責,理應在此時刻,縱論時局與鄉情,且論金門之願景以供諸君參考,以為選民監督之依據。
「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城市願景?」多年前,曾有鄉彥以此著文,縱論金門願景,在文中,曾引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法國建築詩人波棕巴克,在得獎後曾提的感言,認為一個城市的設計意境:一個「對象物」並不會產生意象,而是透過建築空間的營造,整合出一種共生和諧的願景,這才是一個閑適恬靜的城市。
我們且以此之論點,提出金門願景之看法:帶著法國貴族血統的波棕巴克,作品中除了可以看到雕塑性的造型,配合細心處理的材質與顏色,所營造出的空間意象外;對於集合住宅與都市空間所整合的意象,更讓他的共生理論不致落入樊籠。以此而論,巴黎第十九區的萊特公園座落著維萊特劇院、音樂城、科學城、珍妮特音樂廳等,莫非也受到他的遷流曼衍?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此種共生和諧的願景,應如城市意象一樣,在於善用自身元素:如巴黎的鐵塔、紐約的勝利女神像、中國的萬里長城等,或有其歷史意義;或有其文化至寶;或有其地理景觀,但最重要者在於她的特殊性:善用本身元素所營造的特殊性。
基此觀點,我們認為展望金門未來願景,理應發展出一種生態、藝文、商圈左宜右有的城市願景,也就是金門之建設,應立基於以生態為承載平台;以藝文為精神泉源;以商圈為物質活力的城市。具體而言,就如同把台北大安森林公園、兩廳院、台北東區商圈結合在一起的功能城市:以時尚商圈厚生養民;以悠揚藝文舒神愜意;以森林公園承載眾生。如此城市,才是今日市民縈繫心坎的城市;更是未來金門城市之願景!
正如鄉彥在文中之慨語:偉大的建築使人感動;悠揚的樂聲令人心動;旖旎的風光催人行動!也因此,在此先進國家皆已嫻熟城市規畫的願景時,我們還能依戀昨夜的沈香?因此,如何因應時代脈動;檢視自身元素,從土地利用、公共設施、景觀建築,到文化意象等,皆應以商圈、藝文、生態的共生和諧願景整體規劃,呈現一種便捷、優雅、旖旎的現代城市風貌;這才是輒為題詠,以致其意的城市願景,更是金門真正立足於先進城市之林的根本。我們且以此文之意向,供諸位競得名位之諸君參考,以襄金門,誠如此,方不負選民之託,憲政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