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憂患警覺,治安就有罅隙
金門縣政府日昨舉行103年11月份治安會報,由副縣長吳友欽代表縣長主持,出席人員包括縣府相關局處主官(管),縣警察局主管,警分局主官,相關單位及金酒公司代表,大家齊聚一堂,除聽取縣警局針對地區整體治安狀況提出執行情形分析專案報告,席中發言熱烈,集思廣益,一致關切社會結構改變,治安工作,亟應重視。
根據警察局刑事大隊資料統計,地區居民生活環境今非昔比,諸如103年十月份,先後發生刑事案件四十八起,破獲率百分之九十四,較去年同期六十四件減少十六件,破案率也較去年同期百分之八十,提昇百分之十四,而刑案之發生比率,以公共危險案件佔百分之二十七,詐欺、竊盜案件,各佔百分三十三,毒品、駕駛過失傷害案件各佔百分之十,顯示地區治安狀況並不平靜,大家務必保持「時時警覺、事事謹慎、處處留心」之態度,期以防患未然,弭患機先,確保自己生命財產之安全。
回顧戰地政務時期,為了維護地區整體安定、安寧、安康,曾經訂頒安全守則一種,要求軍民熟讀牢記力行,內容概括:〈要讓歹徒進不來、動不得、藏不住、跑不掉〉。斯時封鎖海岸,內部檢查,宣導教育,演練測驗等等工作週而復始,經常實施,更將演練、測試有關防範應變措施,全面落實直達基層家戶,功效立竿見影,一度擁有〈地下堡壘,海上公園〉之美譽,儘管如此,猶有(百密一疏),影響地區治安情事發生,如今時空輪轉,物換星移,兩門洞開,三地人潮川流不息,地區整體治安日趨複雜,尤以國軍勵行精簡,警力不足,整體治安工作,不能只是仰仗警察,亟需軍警民共同聯手,負起〈治而後安〉之責任。
可以預料,未來歲月,金門施政重點,仍將以〈經濟發展與開創新局〉為重點主軸,正因如此,維護社會安全安定,提供人民安樂生活環境,任重道遠,倍加艱鉅,爰特提出以下淺見,還望有關主管機關參採:
各鄉鎮村里社區自治組織,應予全面檢討加強輔導管理,諸如由村民自動自發之「巡守隊」,宜由縣政府社會處擔綱,並訂定具體可行管理、督導、考核方案,列入年度計劃預算,逕循警政、行政系統落實執行,或許依法只能鼓勵,不宜勉強,惟若事前深入宣導,曉以利弊得失,必能激發居民之警覺性與責任感,體認自己家邦自己保最為實在,藉此蔚成風尚,即是一股強大自衛力量。
再者,他山之石可資借鏡,據聞台灣彰化地區村落,由於縣市政府重視,對於該項組織編列額定預算,科予鄉鎮公所分工責任,透過定期聯合評鑑考核,留優汰劣,反覆重整,運作功效良好,且看金門烈嶼鄉東坑社區屢獲內政部評比,考列蟬聯全國前茅多次,足見斯項組織,不宜任其頭熱尾冷,自生自滅。換言之,對於猶無斯項組織之社區,應即輔導成立,而對已經成立尚在運作之村落,應由縣政社會主管部門提供行政支援經費,交由警察機關督導訓練教育運用。如此上下一貫,多重互動,鼓舞士氣,期以提昇功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面檢討裝置監視器,主要道路與機場、港埠及重點處所,尤應優先設置管理使用,以期輔助人力之不足,發揮輔佐偵查犯罪功能。
本報社論一再提出呼籲,社會治安,人人有責,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僅以此前地區廟宇連續發生神像(金牌)多次失竊,陸人偷渡上岸四處川梭,甚有疑涉共諜問題為例,顯示地區仍有安全死角,尤以金門係是兩岸互通之門戶,攸關國家安全,輕忽不得,否則就有顧慮,為期萬無一失,除建議中央檢討補足因應任務需求之警力外,人人不惟要應有憂患之警覺,亦且要有實際行動,畢竟此時尚非太平盛世,沒有安全,則無一切,治安不好,幸福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