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教育需要自創品牌 靈活辦學

發布日期:
點閱率:665
字型大小:

面臨少子化衝擊,從國小到大學,生源日漸短少,小校只會愈來愈多,國內現有國小450校學生不到50人,面臨廢校危機。高中職階段會逐漸縮減一般高中,傾向技職。教育部長吳思華宣佈,在五年內,國內163所大專院校將淘汰到100所,引發一陣流浪博士、流浪教授恐慌。金門在外無奧援,內有高齡化近憂下,更無法避免這一波學校規模日益緊縮困境。
年前《天下文化雜誌》調查本縣文教力落後,最近媒體以大標題「高中英聽,城鄉差很大,離島吊車尾」,讓身在金門的教育人,倍感諷刺。
事實上,本縣投入教育經費頗鉅,教育成效明顯提昇,若從某些單項評比,並不比台省遜色,然而就行政效益檢視,整體評價尚有改善空間。究竟是那些因素促成?很難定論。
從縣政整體檢視,教育投資宜找到關鍵與重點,切莫因故受排擠而短欠。投諸於高等教育、中學教育與國小教育含幼兒教育,不可偏廢。特別是中小學教育倘若水準未提昇,自然顯現於高等教育。
從教育行政檢視,20年來教育部的政策,有的並不延續,有的會隨時空背景而微調,變動性大;金門教育行政是「乖乖牌」,因為有求於教育經費與資源的挹注,總是柔順的配合教育部政策起舞,硬體設施已超越台省部份縣市,軟實力部份卻苦苦追趕。
從教育資源檢視,場館配合學校教育不是問題,但無法轉銜構成立即性的學習中心,需要改善。例如氣候變遷或行星的觀測,地區只有小型氣象站與城中天文台,無法涵納全縣各級學校就近取得學習資源。又如最近兩岸書展,正可銜接校園閱讀推廣活動,可惜書展單位只作展售,不懂推廣;而各校未能適時同步策劃閱讀延伸活動,坐失此一學習資源。
從師資素資檢視,本縣各校師資與台省同步,認真教學以校為家甚至超越台省學校,各領域輔導團員之教學功力,毫不遜色。
從學校經營角度檢視,各校師長均能訂定發展願景,活化校園,努力辦學,績效良好。舉凡中央到地方,所有頒佈之活動方案,無役不與;有時甚至超過,導致活動多到影響教學正常化。
立法院近期通過了「實驗教育三法」:即「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這將打破中華民國教育史上,長期以來由傳統中央統一事權之教育體制,逐漸釋權下放、鬆綁、彈性化的一項劃時代創舉!有了這三法,各縣市政府的教育策略,將減少夠多的限制與不必要的羈絆,可以靈活辦教育。未來學生及家長在教育選擇權、學習權擁有更多自主性與適性空間。
目前地區各中小學都迎合教育部的政策持續跟進,可是諸多方案研擬之初,是以台省現場經驗擴散延伸,並非從金門本地需求出發。例如課綱中各領域,規範了統一授課節數及時數,採全國一體通行,欠缺彈性。規定英語從小三開始,也是偏某一方面而設定。
地區學校規模多屬小型,面對國內外競爭,而明顯落後,邁入羊年之際,亟需新思維,參考教育部規準,兩岸教育現況,世界潮流,研擬屬於金門特色的教育大方針,各級學校也要針對自己的優勢,研擬發展目標。例如多元文化與外國語、中輟生或低成就學生技藝、菁英式語文、體育優勢、藝文優勢、數理優勢,讓學校專精一種或多元實驗發展。在實驗中,讓優勢領域有不一樣的教學安排。
因社區往往和學校休戚與共,為了讓小校逆轉勝,吳教育部長宣稱,將開放偏鄉小校轉型為「公辦民營」實驗學校。依實驗教育三法,金門宜把握機會,集思廣益,包括:將公立學校委請私人機構辦學,或是指定公辦民營;各級學校可因地方性與需要,依法辦理實驗教育,包括課程改造、師資遴聘等;私人單位可申請開辦類似康橋雙語的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同時容許私人可以在規範內「在家自行教育」。
總之,倘若金門找到自己的關鍵與重點,擺脫教育部束縛,各校不必事事跟隨台省學校腳步,找到自己的定位點,專精發展,靈活辦學,必可自創教育品牌,創造金門真正的教育本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