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溫語勝嘮叨跨越生活體制障礙

發布日期:
點閱率:622
字型大小:

金湖國中何莉莉校長在「友善校園觀摩會」致詞,我(們)尋求的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一個好的方法。學校透過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品德教育、正向管教,指導孩子人際關係,相信全部的孩子,都將可以「帶上來」!
校園裡恪遵教育法規,以人性化及人本化啟迪青少年,引導品德教育,並整合為友善校園。放眼當前地區各校園師生之間,早已學生變朋友,溫語勝嘮叨,至於如媒體報導,甩打學童,體罰偏差,在金門已然絕跡。
青少年在校園裡,能獲得立即性的指導,言行舉止隨時取法師長同儕榜樣,故容易潛移默化,實踐良善。金門地區的青少年,本性純樸,不易學壞,應歸功於學校教育落實。
可是青少年超過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回歸到家庭與社區。當教育部門執行了友善校園策略,社會部門卻未見推動家庭環境的友善策略,尤其未能跟著推動友善社區、友善社會的政策。
根據「少年輔導委員會」指出,本縣103年6至11月份查獲少年犯罪案計17件23人,與102年同期查獲件數相較,本期發生件數增加4件,犯罪人數增加1人。社會處指出,今年6-11月個案通報數共35件。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7-11月接案服務數46件(家暴案件40件、性侵害案件6件)。就人口結構而言,本縣現有學生數是12857人,青少年之犯案率與個案或是家暴案通報率均低。可是這些微的案件,終是幸福金門的「小陰影」。
每回見及校園辦理親職教育相關活動,家長到場數雖有增加,總是不持續、不普及,特別若是講演式,更是冷場人稀。家長似乎只把孩子送到學校了,自己就不用再學習,遺憾的是學不到如何啟發與引導孩子的學習成長,因而,當孩子回到家園,缺乏立即性的指導,使師生之間「學生變朋友」的氣氛,不能轉化為親子之間的「孩子變朋友」,有些家長卻是嘮叨勝溫語的壞榜樣而讓孩子耳濡目染,家庭教育環境與功能大為失落。
青少年的生活體制,不能惟賴友善校園,還需要倡導友善社區與社會,根本之道則是推廣友善家庭。
金門的社會福利好,推動友善社會是指日可待的。請各相關單位、各鄉鎮公所及社區發展協會、村里辦公處、各公益社團,一起為青少年建構友善的社會。
由於學校辦理親職或家庭教育不夠普及,首先促請社會各機關、社團,將家庭教育、親職功能、親子互動等科目協助融入各自活動中。例如社發會除了重視迎神賽會外,每年也可嘗試為社區或聯合其他社區,一同辦理家庭教育相關活動,如樂齡學習活動、社區外配全家人一起活動等。
其次,夜間或假期,是學校無法兼顧時段,促請各界協助辦理青少年友善活動,讓青少年的活力得到正常疏導。各公益社團、各村里及社發會,可自辦或跨區合作,一同為青少年辦理健康成長活動。例如早期農會曾推廣四健會活動(可惜停了很久),為農村社區注入活力;金門縣漁會於去年8月18日,在新湖漁港舉辦「漁村青少年暑期漁村體驗自強活動」;國家公園的認識活動;縣警局辦理朝陽活動;國際扶輪社的青少年活動等,都很有成效,值得讚許,期盼以之為示範,擴大範疇,寓教育於活動中。
最關鍵的莫過於話語權。觀諸社會許多恩怨情仇、是非善惡、興盛敗亡,都因為言語不當所致。網路上惡言相向,生活中充斥粗暴語彙,大人的言語霸凌,及語言歧視非常嚴重,不知不覺就成了青少年模仿取向。我們必須呼籲社會,大家一起將嘮叨抱怨,改善為溫婉和煦的話語,方能跨越生活體制的障礙。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