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小事 絕對是政府的大事
報載:縣長陳福海日前親自主持縣府主管會報,除即席介紹新任局處主(官)管外,也分享他就職十多天來所見所聞及工作經驗,強調際此社會多元,民意高漲時代,人民的小事,絕對是政府的大事,語重心長,有感而發,值得公僕深思反省與實踐。
究竟什麼是人民的小事,為什麼絕對是政府的大事?一言以蔽之,不難理解,身在公門好修行,以民為主,金門優先,念茲在茲,責無旁貸。何況政府各級機關,係應民意需求,服務大眾,造福社會而設,倘若尸位素餐,得過且過,毫無作為,施政計畫落空,績效掛零,則是怠惰失職,難以對自己良心交代,緣此,公僕若對人民任何請求,無論大小,概應一本初衷,視同大事,只要無悖法令禁止和限制,務必竭盡心力,謀求協助解決之道。
無可諱言,時代在變,環境在變 ,一切都在快速改變,民意需求,水漲船高,有增無減,永無止點,僅以縣政領導中心為例,民國五十六年以前,借用縣商會現址設銜辦公,斯時同樣設科置室,展開施政工作,全部員工只有五十餘人,惟以時值兩岸對峙,全民皆兵,文件傳遞,設有專人每日巡迴各機關學校鄉鎮村里送達,平日服務事項,並不輕鬆,迄至今日,縣政中心局處增加,組織擴大,編內編外員額合計多達三位數之眾,面對人民殷切期盼,庶務繁什,服務人手,猶有不足,但見歷任首僕經常內外忙碌,廢寢忘食,案牘勞形,晝夜不分,每個團隊成員,莫不上緊發條,兢兢業業,克盡職責,儘管如此,仍有「做到流汗,被嫌到流瀾」之憾,證諸民意如流水,社會結構改變,需求多元,所需所求,俱與人民日常「食、衣、住、行」攸關,緣此,政府事事都得負起責任,公僕之服務觀念、態度及行動,皆需改變創新,由「心」做起,將民眾當顧客,提供優質服務,不僅要依法行政,更要依法辦好,讓人有感,減少民怨,此乃時勢所趨,也是新時代公僕為民服務核心價值之所在。
首僕一任四年,歲月匆匆,稍縱即逝,綜觀縣長陳福海人事政策,強調「用人唯才,適才適所」,就事論事,為能落實為民服務,提高行政效率,應為而為,政策正確無誤,予人耳目一新,輿論咸表肯定與支持,所謂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爰特藉此提供以下幾點建議淺見,還望列為參考:
一、團隊有無功能,端視工作紀律。紀律是工作之起點,績效是工作之目標,有紀律才有效率,有時效,才有績效,負起政治責任,講對話、做對事,紛擾減少,功效加大,正是民意之所繫。
二、施政無撇步、無捷徑,務實向前,就是大道,凡事貴在慎之於始,督導貫徹執行最重要,設官分職,每個公僕都是為民服務主角,承上啟下,將政策政令廣為宣導,直達基層家戶最好,發現缺失,適時檢討改進,及時辦理獎懲,對於違法亂紀者,依法處理,賞罰分明,立威置信,拔擢人才,讓好人出頭,為鄉親奉獻心力,有助鼓舞士氣,提昇行政效率。
三、兩岸三地,通行無阻,出入成份,良窳不齊,沒有安全,則無一切,因而機關安全防護、廠庫公安事務,務必重視,逐級加強,期以防患未然,弭患機先,做到萬無一失,確保安全。
金門正處在關鍵時刻,只許向前,不許原地踏步,唯有大家同心協力,爭取助力、推力與拉力,團結合作,和衷共濟,克服萬難,將人民的小事當作大事,發揮「謙卑有愛,人和事通」團隊精神,相信「改變金門,繁榮地方」之願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