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透過兩岸協商機制穩定金門未來民生發展
原訂2月7-8日在金門召開的「兩岸事務首長會議-第三次王張會」因故改期,但仍希望能擇期實現。本來以「穩定、發展、民生」為主軸,由王郁琦主委及國台辦張志軍主任共同主持的產業座談會,雖然延期,但立意良好,對未來金門的民生發展將是一個關鍵性的轉捩點。
此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張志軍會選擇在金門舉行,主要是在去年十一月王張北京會晤時,曾反映金門民生是長期關切的議題,如金門引水、大陸船舶越界捕魚、福建沿岸垃圾海漂到金馬,以及促成更多大陸旅客到金馬旅遊等,張志軍當時表示重視這些議題,表達希望赴金門參訪的意願。本縣陳縣長也對此次活動抱持著很大的期望,認為這對金門整體能見度大幅躍升及顯現我們為兩岸和平創造新契機的重要定位,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將以最誠摯的禮遇,迎接他們的蒞臨,也希望能對許多攸關金門的民生議題可以很快定奪。
金門各界對於即將在金門登場的「王張會」也持著高度矚目與寄望,只要是對金門縣有利,對兩岸交流有好處的事情都會全力支持。尤其在日前陳縣長率各局處長及金酒總經理等幕僚跨海拜會廈門市政府,就對買水購電、小三通票價、海漂垃圾、空污、盜採海砂及觀光旅遊等相關議題交換意見,並將列為這次協調討論的議題。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院院長張銘清也表示:「歷史的退步要用歷史的進步來補償!」他認為兩岸問題應該要一件一件談,金門則是合適的談判地點,從「金門協議」到「王張會」能在金門談,這就是「歷史的進步」!金門這個地方,過去曾經為兩岸關係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今後還可以奉獻出更多的心力!金門是無可替代、獨一無二的!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把這個優勢條件發揮出來,這就要兩岸共同研擬出很好的設計,很好的規劃,並一項一項落實!如同以前的「兩門對開、兩馬先行」就是由口號變為現實!張銘清表示看見「金門新風采」並不一是個完成式,而是進行式,甚至是未來式。它要靠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屆時,「金門新采風」就一定能夠名副其實地展現在兩岸及世人的面前!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陳明通強調,「王張會」有相當大的象徵意義,在金門相對單純的前提下,未來做為兩岸談判協商地點是很好的選擇。陳明通指出,兩岸愈來愈走向開放,但政策平衡很重要。陳明通認為,我們安全靠美國,經濟靠大陸,這樣的現狀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尋求兩岸政策平衡更是重要的,但只有倚賴金門擔當這項政策任務與角色,對於攸關兩岸的廈門貿易區、福建自貿區、金門自由經濟區、金廈經濟自由區在架構及運作上,更應跳脫思維,提供想法,解決兩岸真正的政策議題。
以上兩位專家的說法,也可以代表兩岸人民心聲,更是我們全體金門人的期望,因此我們更須加以促成與配合,共同為金門未來民生發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