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確認核心價值擬定發展戰略

發布日期:
點閱率:513
字型大小:

「穹頂之下」,是晚近中國知識份子、媒體人對於環境污染的一種反省。的確,經濟高速發展了三十年的中國,正走在新的十字路口。環境危機不但影響了外來投資的可持續性發展,更對生活在這片土地以及周邊國家、地區的人民造成直接的影響。
事實上,從工業革命起,經濟發展目標之一就是提高人們的福祉。今天多數人在物質滿足、生活便利、公共衛生條件上,與一兩百年前相比,已經有了天壤之別之差異。但環境污染的威脅、食品衛生的失控、城鄉發展的不均、貧富差異的擴大等問題,卻也更加嚴峻地挑戰人類的生存與安全。
經濟發展為了提供幸福的生活,同樣地,環境保護及歷史保存也是。兩者並非對立與衝突的命題。現代化發展更不是只有一種「破壞性的創造」模式,歐洲先進國家及日本,對環境及文化的堅持無損其經濟發展的成就,就是給我們最好的啟發。
對金門來說,長期的軍事治理造成了經濟的低度發展,卻也意外地保留了完整的閩南傳統聚落及島嶼生態環境;晚近,隨著撤軍也有各類型的軍事空間遺產(military spatial heritage)。後戰地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轉型,除了民主法治的制度性完備外,空間的規劃及佈局至關重要。而這些改變,都涉及到最根本的一個問題:甚麼是金門的核心價值。
「生態、生產、生活」是人們運用自然資源、建構與環境共生的概念,三者不能失衡。這對資源相對稀少、土地相對有限的島嶼社會來說,尤其重要。因此,在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建構特色產業,豐富文化生活,使得人們得以安居樂業及社會得以永續發展。其實,人們要的很簡單,有充足的陽光與綠地,有乾淨的水與空氣,有滿足生活所需、實現專長的工作機會,有感受幸福、尊嚴、歸屬、認同的文化生活。這樣來看,「優質生態、優勢生產及優美生活」的追求可以是金門的核心價值。
發展戰略則是落實核心價值的選擇策略,結合產業轉型,提升居民整體生活品質,使得金門成為生態、生產、生活的好城鄉。金門的公共建設應確實把握四個發展重點,包括:
1.古樸聚落的保存:維護宗族文化,凝聚社區關係,保存庶民文化,傳承建築藝術,建構閩南文化的大縣。
2.魅力城鎮的活化:調和新舊景觀,推動慢活概念,提升生活品質,讓地方特色產業與城鎮空間得以緊密結合。
3.軍事地景的再利用:以世界遺產為目標,使金門成為舉世公認的冷戰歷史場景與旅遊景點。
4.永續島嶼的維護:維護島嶼生態多樣性、荒野美學與田園風光,推動環境永續、能源永續、社會永續與經濟永續之目標。
重新肯定生態與文化本位的金門發展價值,不僅將為我們帶來永續發展的機會,也可以提供廈門島及其開發取向的島嶼一個另類的城市治理經驗。換言之,堅持核心價值,建構可長可久的發展模式,公部門與民間一起協力合作,才能在全球化時代脫穎而出。倘若金門模式可以成功,它不僅是海西經濟區的另一典範,也可貢獻於海峽兩岸華人社會的永續發展。
穹頂之下,世界會目睹金門的蛻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