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完成 金門躍進
媒體報導,金門大橋興建工程,迨至109年3月底,整體工程進度已達百分之七十,預計明(110)年年中如期如質竣工完成之目標可望可及,縣政府特於日昨邀集各單位針對烈嶼未來發展,進行廣泛研討,深入交換意見,期以擴大觀光產業之發展,行銷金門,金門躍進。
回顧金門大橋之興建,過程坎坷,浮浮沉沉,若隱若現,僅就倡議陳報時間起算,歲月悠悠,長達二十餘載,耗費大量人力與財力,由於浮沉加波折,所需經費預算節節堆高,弗論源自中央補助,抑或地方自行籌措挹注金額,一分一毫盡是民脂民膏。
眾所周知,一個地區之發展進步,首重交通便捷,貨暢其流,金門起步緩慢,每到霧季,對外交通常常看天望海而興嘆,緣此政府長期以來,投下不少心力,不惜伸出援手,積極與地方聯手加強金門交通建設,然而以迄於今,來往兩岸三地,不便不利因素依然存在,民有怨言,金門大橋之興建完成,有助帶動地區整體經濟與觀光旅遊事業向前邁進,繁榮地方,不啻是金門一件大事,也是地區一大喜事。
再說:金門幅員狹小,一縣多島,烈嶼鄉雖為金門縣所轄鄉鎮,卻因為是金門離島中之離島,總面積僅為十六平方公里,設籍人口與實住人口相去數以千計,也則設籍多,實住少,卻也因為是離島中之離島,位居要衝,稱之為前線中之前線,也稱為〈小金門〉,島小名氣大,提到小金門,遐邇咸知,引人嚮往。
正因烈嶼鄉擁有〈小金門〉之美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儼然是縣政之縮影,更能顯現出烈嶼之人文歷史背景及日常生活與經濟流動性,有別於本島各鄉鎮地區,其中對外交通不便,即是基層一致希望積極改善,夢寐以求早日有效解決之重大課題。換言之,金門大橋之興建,是金門鄉親共同之心願,如今予民既便又利之工程即將完工,充分展現了「三分政治,七分經濟」核心價值,別具一番意義,影響既深且遠。
無可否認,金門在戰火中茁壯,愈挫愈勇,扭轉國家乾坤,奠定了台、澎、金、馬今日之安全、安定與經濟繁榮進步,功在國家,而也由於縣政棒棒相接,無縫接軌,硬體與軟體建設齊頭並進,中央地方一條心,相輔而相成,政績斐然,創下多項全國紀錄,茲此關鍵時刻,防疫不鬆懈,經濟不停滯,服務再升等,提昇行政效率,厥為民意之所繫。
俗云:有夢最美,畢竟施政是長期性、延續性之服務工作,計畫與執行,不容分離,不可中斷,欣見大橋與路平專案成果俱現,予民有感,路平、大橋通,不惟是烈嶼鄉民點滴在心,爾後所有往返大小金門之社會大眾,毋庸藉由船渡,或因天公不作美,徒嘆奈何,人人稱便,爰特藉此籲請大家知福惜福,互相祝福,金門大橋通,金門事事通,欣欣向榮,政通人和,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