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倡議「烈嶼華僑博物館」之籌建

發布日期:
點閱率:1,765
字型大小:

隨著金門大橋的竣工在即,有關烈嶼發展的再定位,以及其產業、空間、社會力的整備,已經是端上檯面的議題。其中,烈嶼鄉長洪若珊正積極籌備、也獲得廣大海內外鄉親支持的「烈嶼華僑博物館」,是一個凝聚海外鄉情、創造在地特色、翻轉烈嶼產業的治理方案,值得肯定。
19世紀中葉以後,烈嶼人出洋謀生。在連鎖式移民的機制下,烈嶼人主要的出洋地為汶萊(Brunei)及新加坡(Singapore)。其中又以汶萊最為集中。
汶萊,位於婆羅洲西北、面積有5,765平方公里的蘇丹邦國,1888年之後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84年獨立。根據2018年汶萊官方所發布的統計,全國人口約411,900人。華人約佔10%。其中有相當大比例的移民來自烈嶼,是當地華人社會最重要的社群。經商有成的金僑為當地華人社會領袖,不少亦獲蘇丹冊封宮廷官銜,地位崇隆。1913年烈嶼僑民在首府斯里巴加灣(Bander Seri Begawan)參與籌建騰雲寺,主祀廣澤尊王及福德正神等,1918年建成;同年,烈嶼籍甲必丹王文邦創辦育才學校,1922年更名為汶萊中華學校迄今,對當地華人社會文化的傳承貢獻甚多。1960年,騰雲寺更名為騰雲殿,成為當地華人社會唯一合法的廟宇。此外,這些汶萊僑領積極參與烈嶼的公共事務,特別是捐修祠廟、捐獻教育等,對汶萊華社與烈嶼僑鄉社會頗具影響力,從早期的林清注、林德甫、葉宗德、李仁義、林文坤、劉錦國、林國民、林水聽、林景坤、葉天扶等,到現在的吳錦進、李永貞、方天誥、洪秉輝、陳仙隆、林明祥、林明泰、林登財、程永年、程永明、林德福、林聞慶、孫勝利、方騰忠、林長興等僑領,均有卓越的貢獻。知名的偶像明星吳尊,也是烈嶼後裔。
另外,在新加坡早期歷史中,有一群並非從事商業的自由移民,他們來自金門、惠安、同安、晉江、潮州等地,在新加坡河及其海口,分別駕駛舢舨、大■、舯舡、電船、摩哆舢板業(Motor Sampan)等船隻,並進行人員接駁與貨物搬運的工作,各有自己的專長與空間領域。其中,金門人(尤其是烈嶼)在舢舨及電船業具有優勢,集中在老巴剎附近的直落亞逸盆地,以及後來的紅燈碼頭一帶。他們在新加坡河沿岸,建立了兼具地緣、血緣及業緣的估俚間;這些照顧新僑的估俚間,一方面是互助團結的世俗性組織,一方面也帶去了原鄉信仰,使之成為精神信仰的寄託之所。在這樣的基礎上,烈嶼鄉僑及其後裔隨著新加坡經濟發展的成功,紛紛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已故的方文言、方登財、方水金、方慶獅、洪天送、方登賀等是昔日的典範;現在的林長鏢、方耀明、方耀清、方得屾、方百成、方榮利、洪建國、洪奕冠、張家傑等,在各自的領域均具有影響力。享譽華語流行樂壇的林俊傑,也是新加坡烈嶼子弟。
然而,因為昔日基礎研究、行銷的不足,使得烈嶼作為僑鄉的形象並不鮮明,相關人物及事蹟也僅限於少數成功的商人;地方對於華僑華人在外拚搏的事蹟,也隨著時間的因素,逐漸弱化,特別是對於年輕世代。因此,有必要以烈嶼社群為中心,建立一座博物館或展示館,收集、呈現19世紀中期以降的移民脈絡,討論這些烈嶼家族、代表性人物在海外的發展過程,還有於異地如何重建家園的經驗,特別參與公共事務的相關事蹟,如會館、祠廟、華文學校之創辦等;進而展示他們和家鄉的聯繫及各種貢獻,從教育啟蒙、經濟挹注、物質文明到生活文化等層面,使年輕世代及外來遊客了解烈嶼受到僑匯經濟影響的各種層面;也引介烈嶼僑鄉與海外僑居地的互動模式,進而形塑烈嶼僑鄉的文化特色,並建立一座海外歸僑後裔、本地與外地遊客必訪之地,行銷烈嶼人文歷史。
同時,在籌備博物館的過程中,廣徵華僑家庭或海外鄉親的文物是一個重要過程。透過「由下而上」的參與式規劃,這座再現烈嶼人出洋故事的博物館將可成為地方的「文化入口、觀光起點」,再納入金門博物館系統之中,進而促成烈嶼僑鄉文化產業的翻轉與利基。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