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分預防少一分災害
金門縣消防局連日來巡迴各消防分隊進行年度消防設施安檢,縣衛生局也計劃整合地區各災難救援醫療團體為一體,以建立一支有組織、有規模的災難救難醫療救護隊。這兩項安檢、組訓工作,雖然表面看起來似乎極為平常,但對於整體防災救難工作卻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因為惟有平常有萬全的準備,才能在災難發生時,發揮救難的功能與效率。
防災救難是現代社會極為重要的工作,由於都市化以及經濟高度成長、社會變遷等諸多因素,使得災害類型呈現多樣化,在救災的困難度及危險性都相對增高,往往也讓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嚴重的損失。因此,建構完整的防災救難體系、充實的人力及設備,以及高效能的救災能力,成為各級政府及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標。
防災救難工作隨著多元的需求更走向專業化、技術化、整體化,也就是要有更專業的訓練、人員,配合更高科技的設備與技術,在講求整體的救災體系下,統合相關的人員及設備,也才能發揮救難功能。
金門地區由於各項資源的不足,在相關的防災救難工作上,都是一步步辛苦建立現有的機制,同時不斷的增添所需的人力及設備,強化各項訓練。而民力的協勤更是整體救災體系中的一大助力,許多熱心的民眾主動加入救災的行列,正可以補充建制人力的不足,提昇救災的機能。
災難發生時的救災能力雖然極為重要,但依然是耗費極大的社會成本。雖然講求救災能力的提昇是極其重要的工作,但「預防」、「減災」的觀念及實務更是值得重視的工作。
當然,預防的工作千頭萬緒,範圍大到包括國土保安、山川河流整治、防洪排水設施的完善、建築物安全:::等,到救難體系的建立、訓練,乃至於到個人的居家、戶外安全的注意、民眾防災意識的提昇、防災知識的推廣,以及相關實務的訓練,都是重要的課題。這些也都是需要政府、民眾必須持續共同努力的工作。
雖然我們不能百分之百讓災害永遠不發生,但是「多一分預防,少一分災害」,預防災難的發生,就是減少人命、財產的損失及社會成本的支出,只要有充分的準備,即使有災難發生,也能把損失降到最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