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民意解決民困促進地方發展
監察委員林秋山、詹益彰結束在金的兩天巡訪,福建省政府及金門縣政府都曾向監委反映省、縣政上的重大施政建議,以及地方民眾實際需求的心聲,此外,也有民眾和監委面對面提出二十一件陳情案。我們也希望這建議及民眾的心聲能夠受到相關單位的重視之外,更能獲得具體的解決。
監委的地方巡察是每年例行的公務,目的在於實地聽取各地方政府及民眾的聲音,同時協助政府及民眾解決實際的困難及問題。其實以目前的民主體制及資訊科技的發達,不論政府機關及民眾的意見、聲音,都可以透過不同的管道陳述、反映,讓相關單位能夠得到、聽到各種民意,對於協助解決政府施政困難及民眾問題,有其一定的助益。而監察委員的地方巡察,也提供了政府及人民反映問題的管道,每次巡察時,地方政府及民眾都會提出許多亟待協助解決的問題,由地方政府及民眾的熱烈反應,除了顯示許多實質困難問題的存在,更表示了對監委協助解決困難有著極大的期望。
以省府及縣府所提出的各項施政建議,都是在施政過程中所遭遇的實際困難,同時也攸關民眾需求及地方的建設發展,省府及縣府向監委提出的重大施政建議包括了:
──小三通議題:政策的調整與鬆綁、授權地方、人貨中轉等。
──醫療問題:醫療設施及素質的提昇、緊急醫療後送措施健全等。
──離島建設條例的落實:中央雖然訂定協助離島發展的離島建設條例,但這兩年來對於金門的補助款卻是大幅縮水,反而不利離島的建設發展,悖離了原有的良法美意。
──重大建設的協助:水頭商港、金烈大橋的興建及航站設施的改善、加速金門地區都市計畫區公共設施保留地取得問題的解決等。綜觀省府及縣府所提出的各項重大施政困難,其實都曾經向中央主管部會協調、爭取的事項,但中央主管部門卻一直不見具體的落實或是「牛步化」的緩慢處理,對於全力推動地方建設發展的地方政府而言,無異是極為無奈的事。
雖然地方政府已經向監委提出了請求,但才是要解決問題的開始,也就是主管部門仍然要積極透過行政及中央民代的力量,全力溝通、協調、連繫、爭取,以促使中央對於長久存在的事項不要再推推拖拖,而是要能夠具體的加以改善、解決,才是真正為民眾謀福祉、重視地方發展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