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應負起教育責任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日前接受新聞雜誌節目「新聞風報」採訪時,針對媒體環保、自律等議題發表看法。大師表示:媒體報導新聞對民眾應具有向上提升的功能,製播節目應以正面的教育為訴求,寧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餘。
大師強調:大眾傳播光靠宗教是不夠的,需要大家一起合作,媒體環保就是以「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為主題,誠如以前由人間福報等媒體聯合舉辦的「媒體環保日運動」中的三不「不暴力、不色情、不扭曲」主題一般,媒體如廚師,作菜加太多味精對身體有害,應以自然原味和健康食品為訴求。
我們對星雲大師的看法深表贊同與響應,我們希望媒體工作者自我控制,憑道德良心,不因為搶新聞、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及隱私,繪聲繪影,甚而報導殘酷血腥的畫面,令人不忍卒睹,傷害大眾利益與世道人心。希望未來媒體的節目能以善美、慈悲、智慧的人事物為主題,製播優良節目。改善社會、淨化人心實應從媒體開始做起,目前媒體生態好事播出頻率太少,壞的事情卻重複報導,實應該要平衡報導,甚至還應相反實施,好的事情要重複報導,誠如陳總統夫人吳淑珍所期盼的:公益慈善新聞,要報得比鄭余鎮消息還大。因為報導好的事情可提升民眾的知識與良能,帶動大眾閱聽品味的水準,所以媒體應負起對大眾的教育責任,讓大眾提升、放曠、昇華、有力量向前走。
星雲大師的看法,也讓我們想起本報十二日社論:「談新聞自由與媒體自律」的問題,新聞自由無限上綱,卻忘了媒體責任。香港「東周刊」刊登了女星裸照事件後,激起了香港藝人的反撲,該刊要以新聞自由冀圖卸責,但是在社會的譴責聲浪下,不得不承認了錯誤,並宣佈無限期停刊,遣散二百名員工,是香港新聞界最值得稱道的大事,可見新聞自由也有一定的限度與尺度,不能淪為不肖媒體的保護傘。反過來看我們自己,看到是一個冷漠而缺乏反思的臺灣,某知名電視臺在報導此事件時,竟然完全照播不雅照片,有家雜誌也引用網路上連馬賽克都不打的照片四處散發,「獨家報導」隨刊附贈璩美鳳的性愛光碟,其侵犯人之隱私與八卦色情,實較「東周刊」嚴重多了,但是臺灣卻沒有見到天地不容的怒吼,也正是臺灣媒體八卦心態的最佳寫照。
媒體是被定位為「第四權」與司法、立法、行政同屬具有監督政府的施政作為與為人民作不平聲音表達的功能,並針對相關的新聞事件做評論與事實查證工作。如何運用這種媒體「第四權」的功能,發揮正面價值,發出正義之聲,負起教育責任,「寧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餘」,絕不走偏鋒,不譁眾取寵,善盡媒體責任,做好社會教化功能,教育民眾,匡正人心,報導或製播以正面的教育新聞或節目為努力目標,才能改善社會不良風氣,建立人間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