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全面防疫阻隔疫病侵害
最近由於SARS在全球肆虐,各項防疫工作引起人們普遍的高度重視,那是因為SARS已讓人強烈感受到對健康、生命的「威脅」。其實防疫的工作豈只是針對SARS,又豈止是對人而已?養成良好的防疫衛生習慣、建構完善的防疫及醫療體系,強化對抗疾病的戰力,也才可能減少疫病的入侵,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
談到疫情,不論是對人或是對動物,金門地區不乏受害的先例。如民國八十八年六月間,金門地區首度爆發口蹄疫情,不僅地區五養牛場一百八十九頭牛隻遭到撲殺,農委會也開始實施管制措施。地區偶蹄類動物及其屠體、內臟、生鮮產品,均無法銷台,對地區的畜牧業及觀光產業造成極大的衝擊。管制令一直到最近才做了局部的解除,對於地區生鮮去骨牛肉只要符合衛生屠宰等規定,就可申請銷台,影響的層面不可謂不大。
相較於對動物的疫病,人們自然會比較重視發生在人身上的疾病,如還在進行中的SARS,正是最熱門的疫情。稍早幾乎「席捲」全台的登革熱、以及曾經流行又有「捲土重來」趨勢的腸病毒,目前在台省已傳出二十五人感染,三人死亡的病例,而且衛生署官員也表示,腸病毒已經不侷限在天熱的季節,而是全年都有病例出現。一般人都可以理解,目前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SARS疾病上,使得其他應該也要注意的疫病成為「配角」,其實這樣反而成為防疫上的另一項隱憂。
任何疫情的流行,不論是口蹄疫或是SARA、登革熱、腸病毒,影響的層面絕對不是單一的。如口蹄疫發生時,除了重創畜牧業及其相關的飼料、加工、醫藥品等業者生計,和SARS「共通的」也連帶波及到觀光產業,如旅行、旅館、餐飲、特產、交通運輸業等,人們的經濟、生活常軌當然也大受影響。而SARS影響的層面及程度更是至深且鉅,甚至已經影響到全球性的經濟。
防疫是極其重要的工作,不論是發生在人或動物身上的疫病,執行防疫工作是「人」,最終會受影響的還是「人」。注意發生在人身上的疫病固然極為重要,但我們也必須思考的是,許多動物的疫病是人畜共通傳染,如狂犬病、禽流感等,因此,防疫的工作不能有所偏廢。
我們在防治人的疫情上,雖然在人力、設備上不足,可是,我們在動植物的防檢疫的人力、設施條件上,也一樣還是嚴重缺乏,也一樣亟待加強。
此外,隨著「地球村」的形成,疫病的傳染,早已經沒有國界之分,更沒有地域之別,防疫的工作也不是靠單一區域的「單打獨鬥」。當然這些屬於國際上的防疫作為,需要靠國際的合作,至於區域性的如金門離島,如何強化整體的防疫條件及能力,有賴政府的全力投入,而一般民眾能做而且是極為重要的是注重公共衛生,配合政府的作為,防疫工作才能有成效,也才能阻隔疫病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