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農業帶動商機營造金門新契機!││欣見本報讀者投書建言廣植桑椹釀造美酒
上星期二,有一位李姓鄉親,在本報「言論廣場」版投書,希望地區以農業帶動商機,暢談金門有得天獨厚的釀酒氣候及水質,政府應輔導農民廣植桑椹,由酒廠收購釀造美酒,不但可以提高農民耕種意願,增加農作附加價值,更可以綠化環境,達到三贏的境界!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年代,勤用腦生智慧,常用腦成大業,所謂「知識有限,想像力無窮」,人類不斷腦力激盪,經驗累積和智慧傳承,進而發揚光大,讓進化史步步走向新頁。換言之,金門自撤軍之後,百業蕭條,企盼集思廣益,謀求突破困境展生機,而李先生的建言,確實有值得參考的價值!
首先,金門孤懸海島隅,天然資源貧乏,水電設施不足,對外交通不便,毫無發展工商業的有利條件,因此,善用島上土地,活化傳統老產業,出奇制勝才有競爭力。君不見,當年胡璉將軍率大軍駐守金門,發覺百姓三餐吃蕃薯,因而鼓勵大家種高粱,以官兵向台灣買酒的錢買米,用米和農民兌換高粱,再籌建酒廠釀酒,目的只為解決居民主食和燃料問題,豈料「無心插柳」,竟釀出「香醇天下有,無如寶月泉」的金門高粱酒,不但名揚中外,也充裕縣庫,締造金門傲人的社會福利措施。
事實上,人類種桑養蠶,歷史淵源久遠,相傳黃帝軒轅的元妃教民養蠶取絲織布,開啟炎黃子孫睥睨寰宇的絲綢產業文化,然而,古人種桑是為了養蠶織布,當前紡織業發達,絲綢日益式微,但是,桑樹根、莖在中醫學上被認定是絕佳的藥材,且桑果營養豐富,品種經不斷改良,多汁味甜美,可加工製做成桑椹酒、桑椹汁、桑椹膏、桑椹果凍,尤其,休閒旅遊業方興未艾,台省諸多桑椹觀光果園,已成為假日親子採果、踏青的好去處!
值得一提的是,桑椹適合在山坡丘陵地栽種,葉茂常綠,耐旱性極強,雨量少反而結實纍纍,是一項容易栽培,且本輕利多的作物。
總之,金門處處是拋荒的農地,若能有計劃鼓勵農民廣植桑椹,不僅可綠美化環境景觀,兼可開放觀光採果;更重要的,善用酒廠豐富的經驗和優異的團隊,研發釀造桑椹酒,將可增加營收與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再者,滿山遍野的桑樹,可讓農村老少採桑養蠶賣繭,作為家庭副業收入。我們認為,自稱「小人物」的縣民,關心金門前景提筆投書,其熱忱值得感佩,其建言更值得有關單位評估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