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消保觀念營造優質消費
行政院消保會日昨抵金考核本縣消費者保護工作績效,雖然是常態性的考核工作,但透過考核的過程,了解地方的消保業務推動,以及相關的消保問題,也是政府重視消費者保護的重大工作之一。而更重要的是希望喚起全民都能有正確的消保觀念及行為,共同打造優質的消費形象及環境。
最近大家最為關心的是SARS疫情,為了防範SARS的感染,戴口罩成為最基本的配備,也因大家的搶購,造成口罩缺貨現象。在缺貨又迫切需求的狀況之下,最易產生的問題是囤積、漲價、仿冒產品現象,除了影響市場的正常供需,也有損消費者權益。因此,消保單位也密切的注意相關情況的發展,嚴防相關問題的發生,以確保消費者權益。
其實,不只是目前因SARS疫情才產生相關的消費問題,在我們生活周遭及經驗中,過去更不乏許多類似的現象發生。如曾經發生的米酒搶購風潮、瓦斯價格漲價、瓦斯鋼瓶安檢、颱風季節或天災發生後的相關民生用品的短缺及價格飛漲等。而對金門最有直接關係的,就是仿冒及偽造金酒,不但損害到消費者的金錢及健康,也影響了金酒的信譽及市場,金門的財政也會受到影響。
消費行為是整體經濟活動的表現,也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行為之一。然而,消費關係是極為複雜的,消費的型態、行為也是千變萬化。尤其在進入資訊化的時代裏,透過網路的各種交易、消費行為,正是E世代來臨最具體的表現。雖然E化的消費讓消費者有著更無遠弗屆的消費視野及選擇,但因此而產生的消保問題也更加複雜難解。
消費者保護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已經是現代消費所必備的條件,消費者有權利要求有保障及安全的消費,任何有損消費者權益的產品、行為,都應該受到約束、制裁。消費的內容也幾乎是無所不包的,舉凡每個人日常的食、衣、住、行,以及休閒娛樂、醫療……等,都和消費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創造優質的消費環境及水準,是政府、企業及消費者必須要共同努力的目標。
在保護消費者權益上,政府必須要有完善的消保政策及相關的消保法令、充足的消保人力,在企業主方面,有義務提供完善的產品及服務,而更重要的是消費者有能自覺的消保觀念。中國人在日常的消費活動中,常常有著追求「俗擱大碗」的迷思,總是希望能獲得「物超所值」的好處,可是有許多的時候卻是「事與願違」,消費者不但浪費了金錢,還無法享受到消費應有的價值,許多的消費糾紛也就是因此而產生。所以,在消費的過程中,消費者的權益應該放在第一位,而消費者本身除做一個「消費而不浪費」的消費者,更應該是有智慧的消費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