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對全國教育會議的期望

發布日期:
點閱率:815
字型大小:

十年前,對教育的不滿,爆發成四一○教改聯盟,促成日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十年後,又對教育的不滿,再度爆發百餘學者發表「重建教育宣言」,教改及社運團體醞釀在教師節走上街頭,並發起「終結教改亂象、追求優質教育」全民連署行動。教育部亦將召開「全國教育會議」對此研討改進。

「重建教育連線」對教育亂象的背景與成因深入的探討,痛陳十年教改只造成「政府不負責、老師不支持、家長不放心、學生不快樂、畢業沒有頭路」的「四不一沒有」的現象,而加速貧富差距。「重建教育宣言」不僅分析十年來教改重大議題,如自願就學方案、建構式數學、九年一貫課程、一綱多本的教科書、多元入學方式、教授治校等迷思,也提出透明教育決策、尊重專業智慧、照顧弱勢學生、維護社會正義、追求優質教育、提振學生學習樂趣等訴求,可謂著力甚深,用心良苦。

持平而論,十年教改雖產生了這些現象,但教改的立意與方向並無問題,諸如教改倡議「學生快樂學習」、「把所有的孩子帶上來」立意甚佳,然而所採之方法乃「淺化簡化教材」忽視知識的重要,強調帶得走的能力,使青少年學不到合乎現代水準的知識,也缺乏足夠的自學能力,致使學生素質或程度下降,進入高中後跟不上進度,產生學習困難,只好再去補習。

教育的理想,除了個人自我成長,從社會集體面來說,一來求公平,人人都有平等的機會,藉教育促成社會流動;二來仍要擇優汰劣,為社會培育菁英人才。當年的聯考窄門令學生痛苦不堪,但社會大致認同其公平性和菁英性質。如今的客觀環境和主觀追求已不盡相同,現代國家對教育的認知是:凡是想讀書的人都應該有學校可進,而優異的學生也應該從設計良好的甄選制度中脫穎而出。對今後的教改我們提供三點建議,做為將來召開全國教育會議研討議題的參考:

一、推展終身教育、健全人格發展:教育是應該讓想讀書的人有學校可進,但這絕非是對國中升高中職、高中職考普通大學或技職大學廣開大門,而是要讓在職的或不在職的一般民眾,想進修時有地方可進修,有學校可教他所迫切需要的知識與技能。國中小學生著重於基本生活知識、待人處世能力的培養。在職者及社會民眾著重於培養創造思考能力及專業的養成與提昇。

二、培養人力資源,提供發揮的場所:教育在培養各種人才,厚積人力資源。各級學校畢業的學生要能為社會為企業所用,人人得以盡其才、盡其力;社會、企業、機關得以求人得人,適才適用,切莫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

三、照顧弱勢團體,促進社會流動:家境貧窮的優秀子弟之所以能出人頭地躋身於上流社會,完全靠教育、靠考試,因此現代國家的教育政策除了要講求公平也要講究正義,多照顧弱勢團體、多給予機會,這是幫助他們脫離弱勢最好的方法。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