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全球清潔日落實環境保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一九九三年,將原本澳洲最大規模的「澳洲清潔日」活動,擴大至全世界,推動在每年九月的第三個週末為「全球清潔日」,目的就在喚起全球人士以實際的行動重視環保工作,同時也能養成環保的生活習慣。而今天正是今年的全球清潔日,金門農工職校一千五百多位師生,則自日昨起分三梯次在鄰近的社區、公園進行環境清掃及資源分類回收工作,以實際的行動響應這項活動。
談到「全球清潔日」,這項成為世界性的活動,最早是因為澳洲的遊艇選手伊恩.肯南在一九八七年參加世界盃環球比賽時,看到原本應該是潔淨的北大西洋海域竟然漂流著大量的垃圾,也讓他想到從小生長的雪梨海邊,同樣是由乾淨美麗的面貌變為隨浪可見的空瓶子、垃圾。由於這一分對自然環境的關懷,讓他興起在雪梨發起「雪梨港清潔日」的念頭,也獲得了支持,一九八九年八月,這項活動正式展開,在四萬多居民的努力之下,竟然在海邊清出了五千噸垃圾,也引起了整個澳洲的注意,後來更擴大成為「澳洲清潔日」。接著在聯合國的贊助下,一九九三年推動為「全球清潔日」,也受到世界各國的熱烈響應。
「全球清潔日」由一個人基於愛護環境的念頭而起,再到一個區域、一個國家的支持,再成為世界性的活動,充分說明了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觀念是可以獲得普遍的接受,並能成為實際推動,而且有所成就的工作。
「全球清潔日」不是國際上惟一推動的環保活動,還有許多如「國際海岸清潔日」、「世界海洋日」等,在國內也有「國家清潔週」、「國家清潔日」等等,在各地區也有淨山、淨灘,以及社區服務。雖然這些活動的名稱不同,舉辦的時間、地點、項目也不一樣,但都有著同樣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參與環境清潔的工作、維護環保的工作。
當然,環保的工作,不是單靠某些的少數人的工作,更不必侷限於特定的日子、時間、地點,這樣的工作,範圍可由個人、家庭、到社區、學校、機關、公共區域,只要心中願意,就是人人可做,處處、時時可做的事。
人和生活的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個生活環境由小自家庭,大到整個地球,都讓人完全的依附著、生存著,可是人們也在這個環境中使用資源、浪費資源、破壞資源,到頭來,受害的還是人類本身。因此,對環保工作的重視及行動,是搶救地球的「基本功」,這項工作,就必須要每一個人的投入,由每個人開始做起,不但是消極的清掃環境、撿拾垃圾,更要由積極的在日常生活中改變浪費的生活態度,同時養成垃圾減量、分類回收、再生利用的習慣,共同來愛護我們的環境、改變我們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