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品質吃出營養吃出健康
以促銷金門農特產品的展售活動日昨再度於縣立體育館展開,另一項以強調農業用藥安全及推行吉園圃標章的講習會也在縣府舉行,此外,以探討「兩岸食品業衛生管理面面觀」為主題的專題講座,也由衛生局主辦。這些展售活動或講習會,由不同的單位主辦,主題也各異,除了是不同單位的職責及需求、特質外,其實都可以說有著相同的理想及目標,那就是要讓消費者能夠吃得好又有品質,更能吃出健康。
金門農特產品的促銷展售活動是每年都會舉辦多次的活動,展售的物產當然全部是金門本土的農特產品。雖然這些產品都是平日裏居民生活上所最常見、食用的,但是透過展銷會,一方面固然是在鼓勵大家多多選購本地的農特產品,也讓消費大眾可以見識到金門傳統產品不同的新風貌;另一方面,也經由強化對產品的包裝、品質,讓金門的農產品和優良品牌劃上等號,增進產品的價值及競爭力,開拓農特產品的市場,在提昇消費購買力的同時,實質增進農民的收益。
農特產品展售是一項促銷優良產品的活動,那麼農藥安全講習及吉園圃標章的推行,就是強調在農作物的源頭做把關的工作。讓農產品在無污染又安全的環境中生長,也等於確保了產品的品質,這樣的產品,對現代普遍講求「安全、品質、健康」的消費者來說,是比較符合他們的期待,也可以有效的說服消費者放心的消費、安心的享受。相同的,由於產品能受到消費者喜愛,自然有廣大的市場,對生產者而言,就是「利多」的保證。
至於大陸產品的品質,其實也是消費者普遍關心的課題。金門拜小三通之賜,居民往來大陸更加便利,兩岸的各項交流也日益頻繁,對兩岸的發展也是有極大的助益,而在金門可以買到便宜的大陸貨,也形成金門觀光事業上的另一項特色。可是,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滿是走私的大陸貨,缺乏嚴格的衛生管理及品質,如果消費者一味的追求「俗擱大碗」的低劣產品,對於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其實是令人擔憂的,這也是消費者應該要深切思考的問題。
在過去一般人的經濟、物質生活普遍貧乏的年代裏,大家在生活上首先要求的是能夠吃得飽,隨著社會經濟的成長,生活水準也不斷的提昇,在吃得飽之餘,更有條件講求吃得好、吃得營養,也要吃得健康。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生產者就必須要不斷的創新、開發新產品,當然,市面上也依然會跟著出現仿冒、低劣的產品,消費者要在琳瑯滿目、千變萬化的各種產品之下,如何才能達到所期望的目的,除了政府部門經由法令規範,及不斷的透過各項研習、促銷活動,希望要求、輔導業者由生產到銷售都能建立合乎衛生管理標準、品質的產品,另外就要靠消費者智慧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