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關心教改追求優質教育
正當全國教改旗幟大力揮舞,國內教育生態丕變之際,關心國家教育的知識份子發出理性的呼喚,期望終結教改亂象,追求優質教育。
台灣解嚴後的教改大餐,讓校舍更加華麗,設備儀器更新穎,而教育素質是否提昇?學生程度是否進步?許多老師和家長的經驗和感覺卻是不同的。在一陣陣令人眼花撩亂的教改方案中,原本僅為教育手段的「教改」,反而變成「目的」,促成全國性的教改亂象,專家憂心、教師憂心、家長更憂心。
而憂心的家長,還有某項關切的焦點,那就是學校老師素質的高下,特別是自家小孩的導師是否認真與用心?如果教師欠缺專業與熱忱,遂成為教育的死角。我們常可透過媒體的報導,看到有些老師常是學校頭痛的因子,更是家長指責的對象,其個人僅想獲得一份工作,對於「責任」的定義認識不清,也無法正確的帶領學生進入知識的殿堂,學習當中經常帶給學校無盡的困擾。
在當前師資供過於求的現況下,或由於對教職人員的保障,或由於法令的不夠周延,未能有效汰除不適用的人員,對於教學品質,影響甚巨。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在早期,師資不足的情況下,謀求教職是多數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學校也歡迎社會新鮮人加入教職的行列,如今,師資充裕情況之下,若有劣幣逐良幣的現象,實非學生之福。國家面對國際的競爭力,一切須以人才為重,現實的人才理當重視,未來的人才更應加強培養;每位小朋友,都是社會未來的棟樑,重視其教養問題,即在為我們的未來籌謀。公教職位雖為鐵飯碗,但若是欠缺專業與熱忱,坐領乾薪,個人良心過得去,百姓看在眼裡卻是過不去的。
除了少部分教師個案問題之外,要共同負擔教育成敗的理應包括家庭教育的配合,存在於目前的現象諸如升學的壓力、學子的認知與價值觀的偏差、家長對學校不正確的要求,特別是在目前家庭經濟普遍提昇,家長對於子女教育關心與重視程度不一,家長及學子「尊師重道」觀念的式微等等,常常讓辛勞的老師們大嘆「夫子難為」!
如何重整整體教育素質,提昇尊師觀念,已不僅僅是學校或是老師的責任而已,國家有責任,學校有責任,社會及家庭也有責任,這項全國性的課題也應當由全民共同關注與重視。
各校的校長與老師們,都是國家教育的尖兵,絕大多數的教師也都是兢兢業業的奉獻心力,為我們下一代的健全成長而勞心勞力,教師對學子的付出與期許,也都令人感動與敬重。但願每個教職人員,都具有教學的專業與熱忱,都能深受家長的敬重,共同追求優質的教育。值此鳳凰花開、驪歌輕唱時節,更應當對長年辛勞付出的教師們誠摯說聲「謝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