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愛民﹐民敬軍﹐大家本是一家人
──並向我三軍將士們致敬賀節──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再過兩天,就是一年一度『軍人節』。首先向我三軍將士致敬賀節,勞苦功高,在此獻上虔誠祝福。
憲法明文規定,軍人職司固我疆土、抵禦外侮、保國衛民、護我社稷。在「鐵的紀律、愛的教育」要求下,不惟發生戰爭之時,必須馳騁沙場,拋頭臚,灑熱血,義無反顧,犧牲奉獻。而在平靖時期,也需勤作訓練,落實戰備,夙夜匪懈,培養戰力。軍人享有一定之權利與義務,也主張團體自由優於個人,一切以軍務為先,此即「國民革命軍人」也。
金門曾是反共前哨,也是復興基地,扮演著台澎屏障,軍政一體試驗角色。三十八年「古寧頭」大捷,國軍奮勇迎戰殲敵,贏得光榮勝利,使得金門轉危為安,名揚國際。四十七年「823砲戰」一役,金門島群在國共四十四天砲對砲、機對機、艦對艦對打激戰,落彈四十四萬餘發,因砲擊而全毀之民房多達二千五百餘棟,半毀者二千四百餘間,金門鄉親支援軍勤喪失寶貴生命者八十人,重傷及輕傷者多達二百餘眾,但憑軍民同仇敵愾,生死與共,奠下了金門長期之安定與安全。戰爭無情,和平無價,此對歷經烽火洗煉金門鄉親而言,可謂滴滴血淚,體認尤其深刻,金門功在國家,名垂青史。
時代進步,科技發達,勵行革新,求精求簡。儘管一切都在改變,惟軍人「保國衛民」職責任務永遠不會改變。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軍人任重道遠,不言可喻。再說:有國才有家,有土地必有守軍,唯有軍民合作,國家才有安全,兩者唇齒相依,誠然不可分割。
茲此全球性經濟實體凋敝,通貨膨脹情況,未見稍有趨緩之際,軍人儼然成為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之主力。面對科技作戰需求,兵力可「精」而不可「無」,精兵簡政,乃潮流之所趨,一個國家強弱與否,關鍵端在「國防」與「經濟」,「經濟」為「國防」之基石,「國防」則是「安全」之保證,孰重孰輕,不可偏廢。
隨著時空推移,「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調侃語言,早為「好男方當兵、好鐵才打釘」取而代之,軍中人才濟濟,學能俱優者應有盡有,軍人素質全面普遍提昇,象徵國家邁入新紀元。由於教育普及,紮實深入各階層各行業,成效卓著,凡五十年來,金門由於政府悉心經營培育,人才輩出,其中服務軍旅平日表現優異獲得拔擢晉升國家將領官階者,迄今累計已有三十餘人,比例之高,冠蓋全國。此外,社會青年男女嚮往軍旅生活者,絡繹不絕於途,軍中是個好去處,充分提供男女青年報效國家與就業發展之機會,在營為良兵,在家為良民,軍愛民,民敬軍,軍民本是一家人,不是嗎!
金門需要進步,更要共謀發展,原地踏步,停滯不前,誠然不足因應現實環境之瞬息萬變。緣此,金門鄉親期待求「新」與求「變」。希望軍民攜手併肩一齊打拚,穩健向前,讓金門變得更好。凡此亟盼軍方伸出援手,鼎力協助,發揮軍愛民、民敬軍優良傳統精神。
政府推動「精實專案」以來,國軍軍事勤務益形繁重,然而愛民事蹟並未減少,透過平日雙方互動交流,建立良好軍民情誼關係,對於促進社會團結和諧助益至大。如軍方於農忙季節,發動官兵助民收割,遇有狂風暴雨來襲,全力協助民間治水防災。其次釋出廢棄營區碉堡,還地於民,積極進行排雷工程,以應地方加強建設,而民眾自動自發組團展開敬軍勞軍活動,鼓舞官兵士氣,由衷申表誠摯謝忱,施受之間,展現自然、親切、互重、互愛情懷,彌足珍貴,歷久彌新。
金門整體建設必須加快腳步,金門的未來美好願景,不分軍民,人人有責。同島一命,同舟共濟,祈求國泰民安,可長可久,正是軍民共同努力實現之理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