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邁向學習成功之路
隨著全球化所帶來的衝擊,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已不僅僅是科學及經濟所能代表的,更重要的是提升教育水準,讓國民素質提高,進而跟上世界的腳步,也因此教育成了不容忽視的課題。我國教育長久以來較受美國教育的影響,但近年來由於資訊快速發展,世界各先進國家的教育改革也逐漸影響我國的教育走向,面對這個改變中的教育環境,我們應如何引導學生邁向一條成功的學習之路,將是學校、家庭及社會的責任!
兩個月的暑假過去了,不管是邁入哪一個階段的孩子,引導他們具備正確的學習態度,並給予核心價值的教育理念,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因此,身為老師及父母的我們均需了解世界各國的教育趨勢,才能引導孩子走上正確的學習之路。
首先談到世界各先進國家不同的教育目標與核心概念,以美國為例,由於近年來,美國在國際的中小學科技競賽成績較差,因此展開了第二波的教育改革,目標是提升全美中小學學生的學科能力,主張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後,加強並提升每個孩子的學習績效。英國也推動教育回歸專業,追求卓越的學校教育及菁英教育,以提升學生基本能力與改進教學內容。法國則強調「動手做」的科學革新教育,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與創造思考能力。澳洲以培養學生為生活、為教育、為工作且可學以致用的關鍵能力,如團隊合作、解決問題、應用科技的能力。紐西蘭則提供優質創新、尊重生命、終身學習的教育環境。鄰近的亞洲先進國家,如日本以培養孩子成為接受二十一世紀挑戰及具有「生存實力」的下一代;南韓以創造文化為目標,建立全人教育、創新教育和人性化的教育環境;新加坡也以建立學習型學校及學習型國家為目標;而我國九年一貫課程的教育改革,也以讓學生學習能帶得走的能力,推行多元化學習的機制,培育具備國際觀及優質能力的國民,進而創造國家更大的競爭力。近年來,我們在世界的科學競賽均有豐碩的成果,電子業也站穩世界的龍頭地位,傲視全球。因此,面對這個競爭的時代,金門的教育應如何再加強,是學校、教育人員、家長與社會需共同深思的問題!
綜上所述,各國所持的教育方式已逐漸邁向多元化,因此,為人師者及為人父母的我們,除了要了解時代進步的趨勢外,還要把握教導孩子的方向。在一般人的觀念裡,教育就是要去學校上課,其實,在現今資訊發達的時代裡,教育的管道也變得多元,除了學校的正規教育外,尚有日常生活的非正式學習,以及學校以外的非正規教育。以下提出幾點看法與觀念,供大家參考:
一、以正規的學校教育論,學生應在一套有計畫、有結構的系統下,學習正確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因此,學校所進行之各項教育方法都應經過嚴謹、審慎的規劃,讓學生能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學好應有的知識、良好的學習態度及品德,教導學生建立獨立自主,且能適應未來生活的完整人格,成為身心健全的國民。
二、以非正式的學習管道來說,其中包括家庭、鄰居、工作、遊戲、旅遊、圖書、大眾媒體等,這些都是經由人與人的互動,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學習經驗的一種方式。因此,身為孩子學習之路上的指引者,我們都應給予孩子適當的選擇與疏導,在這過程中正確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克服困難的技能、各種生活禮儀常識及待人處世的道理,這也是學校教育之外的重要學習環境,必須讓孩子了解到這也是人生必學之課程。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曾說:「教育隨生命開始,在每個人的人格個性建立之前,必須隨時學習改進,否則後來的學習及教誨已很難將它移除及改變了!」所以,引導孩子多元學習是父母、老師的重要責任。
三、其他有關學校以外的社會教育,包括親職教育、社區教育、遠距教育及在職進修等終身學習的管道,亦應讓孩子學會如何去運用、進行選擇與持續學習,以使孩子在學校畢業後仍有終身學習的觀念,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活得越久,學習越多,這就是人生全程的學習活動,也是造就成功的學習之道!
總之,引導孩子邁向成功之路是多元的,因此,除了上述三種管道之外,尚需人與人之間良好的互動機制,能讓社會大眾共同參與學習,相互切磋鼓勵,且讓學習得以累積和延續,這就是我們所有教師、家長及社會人士共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