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緬懷胡璉將軍對金門的貢獻

發布日期:
點閱率:3,705
字型大小:

6月22日是胡璉將軍逝世46週年,巧逢端午節,金門地區軍政各界齊聚「伯玉亭」舉行紀念追思典禮,由縣長陳福海與金防部指揮官陳忠文中將共同主祭,場面莊嚴肅穆;隨後並在莒光樓舉行「胡璉將軍白玉雕像捐贈儀式」,由胡璉將軍和平公益促進會理事長胡敏珍,捐贈白玉雕像給金門縣政府,象徵對這位一代名將卓越貢獻的永恆紀念。
縣長陳福海表示,胡璉將軍是金門鄉親最感念的一位偉大將領,對地區的貢獻卓著,不僅在軍事防護上堅定金門做為保衛台澎金馬的堡壘,更讓人感念的是他在金門興辦教育、公共建設及對產業的輔導,同時創立金門酒廠,更是讓後代金門人到今天都還受到胡璉各項建設的庇蔭。
金門人信奉兩位「恩主公」,第一位「恩主公」陳淵,是在唐德宗貞元十九年,時當西元八○三年,福建觀察使柳冕奏請皇帝設置「萬安牧馬監」於泉州,以繁養馬匹,增加軍力;共設有牧馬區五處,金門便是其中之一。當時擔任牧馬監的陳淵奉旨率領部下李俊、衛傑、錢舍人、王舍人及十二姓氏,包括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等姓氏族民前來金門屯居墾殖,牧養馬匹,這是浯洲最早有規模性的開發。後代金門子民遂尊稱陳淵為「開浯恩主」,或尊稱為「恩主公」。對金門人來說,供奉聖侯恩主公,紀念牧馬侯,具有其歷史文化傳承的價值,也具有飲水思源、慎終追遠的意義。
第二位「恩主公」就是胡璉將軍,也被稱作「現代恩主公」,胡璉將軍是在民國38年10月及46年7月兩度駐防金門,率領軍民歷經古寧頭戰役及八二三炮戰,為風雨飄搖、政局動盪不安之國家,扭轉乾坤,確保台海安定,古寧頭戰役之後,更以卓越之遠見,生聚教訓,整軍經武、勵精圖治,致力金門建設,在諸多重大施政當中,又以制訂高粱兌米保價收購政策、創設金門酒廠,富縣裕民舉措,奠定金門永續發展基石最讓民眾稱許,貢獻殊偉,是以百姓念念不忘「我們的司令官」,尊稱為金門的「現代恩主公」。
這兩位對金門有大恩的「恩主公」,都是因功在金門,一位開發金門,在歷史上留下傳承功勳;另一位則是建設金門,讓金門在風雨飄蕩中重新獲得新生,尤其金門早年有四缺:缺水、缺糧、缺路、缺樹,在胡璉將軍的治理下,逐漸變成四足。從開闢交通到植樹造林,推行一村一塘工程,解決缺水問題。胡璉將軍有兩句口號:「救國家者絕不拖累政府,愛人民者絕不騷擾百姓」,鼓勵農民種植高粱換大米,解決缺糧問題,並設酒廠利用高粱製酒;金門酒廠現在更成為金門縣地方建設的財政來源。
這也是為什麼胡璉將軍逝世以來,金門人都飲水思源,感恩戴德,除了在古寧頭和平公園有設「胡璉將軍紀念館」,在太武山明德公園內也有一處「胡伯玉將軍紀念館」,讓參觀過的人都留下深刻印象,胡璉將軍為何會被尊稱「現代恩主公」,只要參觀過的人都會了然於心。
另外,金酒公司秉持「飲水思源」,吃水果拜樹頭的感恩之心,除了創立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永懷紀念外,同時也將金酒公司多媒體簡報導入金酒之由來,以及歷史沿革,使世人更深刻理解金酒與金門之綿密關係與深遠影響,藉此表示永懷追思之意。更再次舉辦論壇,希望藉由專家學者的宏論,進一步深入論述胡璉將軍經營戰地、建設金門之宏旨與經韜武略,使胡璉精神深植人心,進而激勵後人珍惜資源、感恩惜福,為建設現代化金門貢獻心力。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胡璉將軍離開人世已四十六載,金門的鄉親都沒有人忘記他,因為我們都懂得感思。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