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吹暖風!共促廈漳泉金旅遊協同發展!
中國大陸福建省近期發布的「廈漳泉都市圈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及「全方位推動與金門融合發展」,包括加快推進與金門的通電、通氣、通橋,以及研究論證廈金鐵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目前廈門至金門通道大陸側工程建設正如火如荼開展建設,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將極大地提升兩岸間的互聯互通,陸方也將提升廈門至金門的水路客貨運服務能力,充分發掘和宣傳兩岸豐富的海洋資源和旅遊景點,打造具有特色的旅遊路線和產品,如廈漳泉金「一程多站」旅遊線路,吸引更多的遊客參與。
隨著一年一度的金廈泳渡活動隆重登場,大陸方面擬派遣約150人前來金門參與交流活動,其中包含20位官員,今年起金廈水域發生大陸漁船翻覆、金門釣客迷航等突發事件,造成兩岸關係緊張局勢增溫,迄今都尚未得到解決,希望透過這次泳渡活動能夠為相關問題謀求解決方案,降低兩岸間矛盾,改善金門與兩岸之間的緊張氛圍,為了讓活動「單純化」,雙方透過協商溝通,盡量以體育界人士為主的官員參與,排除部分台辦和統戰系統的官員,以避免活動被解讀為政治目的,尤其大陸官員將在金門進行「類踩線」活動,這將是近期福州赴馬祖旅遊踩線團之後的另一場大型踩線活動,顯示大陸有意藉此為兩岸觀光開放逐步創造有利條件,冀望透過體育、文化等低敏感度的非政治交流活動,進一步緩解兩岸緊張局勢,為改善兩岸關係和開放陸客觀光創造有利條件。
上週宜蘭岳明國中小的「攜手共創-航向蔚藍」計畫,透過帆船接力環台的方式前來金門交流,這種以教育為出發點的海洋活動,不僅為未來的遊艇帆船旅遊培養了潛在的市場和人群,也展現了台灣在推動海洋資源利用和保護方面的積極態度。尤其兩岸遊艇帆船旅遊市場潛力巨大且發展前景廣闊,從(107)年「廈金遊艇自由行首航成功」可以看出,遊艇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兩岸政府應加強政策協同,推動遊艇帆船旅遊的制度化、規範化發展,積極構建「廈金遊艇帆船旅遊休閒生活圈」,這將為兩岸的旅遊交流和經濟融合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透過導入兩岸相關產業資源的合作發展,如遊艇製造、服務設施建設等,台金廈兩岸三地將可形成完善的產業鏈,進一步提升遊艇帆船旅遊的服務水平和質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陸方有155名官員及業者來台參與台北國際夏季旅展,號稱是疫後最大規模的大陸來台旅遊交流團,同時也是賴政府上任後最多大陸官員來台的一次。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羅文嘉強調「這是一個善意」,期望從觀光開始,做為敲開兩岸交流的第一塊磚。除年度海泳活動外,本(7)月底廈門金門同胞聯誼會計劃訪問金門,期能促進兩岸民間互訪交流,另8月24日夕陽跑馬拉松活動,陸方亦有兩、三百人報名參與,陸委會最終核准人數雖未定案,料將也是百人級以上的大團,金門若能透過加強兩岸體育、文化或宗教類專案交流活動,相信將有助於促進兩岸民間的互動,未來金門與大陸地區民間雙向往來及觀光旅遊交流活動必能逐步回歸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