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慎應對美國大選變局
眾所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上屆連任失敗的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贏得壓倒性勝利,成為就任時年齡最大的美國總統,也是首位在刑事案件中被定罪後當選的總統,已自行宣佈當選為美國第47任總統的川普不僅贏得過半數的選舉人票,普選票也多於民主黨的賀錦麗(Kamala Harris),跌破美國各家主流媒體選前民調預測。
較諸2016雖勝選但普選票輸給希拉蕊,此次捲土重來的川普可謂震撼回歸,川普志得意滿的說:「對美國人民來說,這是一場華麗的勝利,他將使我們能夠讓美國再次偉大」他的副手萬斯(J.D. Vance)甚至說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政治回歸」。尤有甚者,共和黨除拿下白宮,也取得參眾兩院的多數,川普取得完全執政的局面,加上美國最高法院多數大法官傾向共和黨,川普似乎已無任何足以威脅的障礙。
作為當今全球最強大的國家,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無疑將影響國內與國際局勢發展,儘管川普要到明年1月20日才宣示就職,但基於川普其人特質,各國無不嚴陣以待,深怕其施政風格影響世界局勢與各國自身利益。
就美國國內而言,川普雖然復仇成功,但仍有接近一半的選民反對,主要原因是川普強烈個人風格與不確定特質,以及其爭議不斷的言行,不少評論分析,自川普2016入主白宮以來,過去8年,美國社會陷入嚴重對立與分裂,川普第一次勝選後不改其從政前「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爭議言論,諸如種族主義、性別歧視、鼓動民粹等言論,好戰、霸凌的言語方式深入人心,他更深陷性醜聞、逃漏稅與眾多官司之中,當之無愧是美國史上最具爭議話題的總統。因此就算川普說自己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將幫助美國「癒合創傷」,「為了你的家庭和你的未來」而戰,但陷入分裂危機的美國,如何在狂人總統治下團結社會、重拾昔日榮光,還需持續觀察。
不過,真正麻煩的還是他提出的政策主張,川普的治國理念號稱「讓美國再次偉大」,但重大國政與國際關係傾向孤立主義,任內退出氣候變遷的巴黎協定,強向北約、日韓等盟國索要軍費,並揚言對特定國家提高關稅,此次競選期間還主打遣送非法移民,須知,美國非法移民保守估計至少超過一千萬人,而非法移民子女擁有美國公民身分者也超過四百多萬,川普究竟要如何兌現競選承諾又不撕裂美國社會,顯然也是高難度的挑戰。
除了棘手的國內紛擾,對我們而言必須更加關注的,無疑是川普政府的兩岸政策,誠如所見,川普在競選期間多次談及兩岸議題,並發表許多對台不友善之言論,諸如台灣僅如筆尖大小、要求台灣交保護費、將國防預算提高至GDP的10%等等,在在顯示其人之商人性格與美國利益至上的核心思維,相較於日韓歐洲,面對美國大選變局,台灣承受的壓力實有過之無不及。
國際觀察普遍認為,川普重返白宮後,國際局勢肯定受到衝擊,首當其衝的就是烏俄戰爭走向、中東危機與台海問題,美國對兩岸局勢之影響舉足輕重,川普主政下的美國政府將採取什麼兩岸政策?我方有無做好相關應對,考驗政府主其事者智慧,惟願記取美中台三角關係中的舊事與教訓,切勿將國家安全寄希望於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