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無眼,說「不」在己,請大家告訴大家
眾所週知,毒品懸為「五毒」之首,走私、買賣或吸食皆係犯法,一旦被警方發覺查獲,要被判處徒刑並入監坐苦牢,刑期可能三至五年不等,且看監獄現有服刑犯,都是觸犯刑章,且年紀輕輕者佔一大半。其中大部份是與毒品吸食及販賣有關,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咎由自取,都是自己找的,毒品無眼,說「不」在己,沒有理由怨天尤人。
談起毒品問題,坊間熱議不斷,有位因毒品判刑坐監期滿,恢復自由之更生人現身說法,他之所以染毒上身,伊始是化整為零,以小包裝私下兜售賺錢,加上個人「好奇心」作祟,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這一試慘了,賠了夫人又折兵,哪知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久而久之連自己也上癮,明知若是惹毒上身,猶如掉落萬丈深淵浩劫般,人生頓時變色,由彩色變黑白,再也回不去,後悔莫及。
近來國內平台與電子媒體報導,「電子煙」充斥市場坊間,由於電子煙與毒品屬性相同,一旦吸食極易上癮,對於青少年身心危害甚大。
根據相關部門調查,已有超過成千上萬青少年吸食,而實際數字可能更高,隨著菸害防治法頒布上路,政府稽查行動緩慢,以致電子煙成為毒品施用的媒介,更因施用方便且口味多元,頗受年輕人喜愛,令人擔憂不已,一旦流入校園恐難根絕。言及於此,亟須衛生機關配合警方大力查察宣導,創造健康與社會安全,除了加強宣導教育,喚起大家熱烈響應,請大家告訴大家,以宏功效。
持平而論,做好菸品源頭之管理,效果將遠勝於實際稽查。亦即由法務部、教育部、NCC等單位展開跨部會的合作,加強實體的稽查,重點在於網路平台透過關鍵字的搜尋,找到電子煙上游的賣家,要求網購供需平台的賣家下架,目前電子煙主要販售管道,為業者於網路自架平台及在LINE揪團,成立群組,消費者直接上網訂購,採貨到付款,賣家將煙寄到超商,但相關群組係屬秘密社團,除非有人舉報,否則很難手到擒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菸商擴展行銷宣傳及販售管道,強調吸電子煙不會上癮,儘可放心,甚至還請子女在校園或網路尋找吸食對象,賺取零用錢,在一個拉一個的情況下,青少年當然不覺得吸食電子煙有多麼的嚴重,甚至覺得很酷、很時髦,爰特別呼籲政府主管部門加強稽查及監測網路交易,只要抓到違法上游,繩之以法並加以嚴懲,殺一儆百,公私兩贏。何況毒品害人非淺,說「不」在己,正本清源,亦在此也。
有人說:社會是個大染缸,人多混雜、形形色色、良莠不齊,放眼週遭,太多與毒品為伍的人下場淒慘,小者製造交通安全事故,大者殺人放火,破壞家庭,夫婦離異,甚至傷害至親友好於不顧,此等駭人新聞信息,媒體頻頻報導,卻因愈陷愈深,成為社會的亂源,這是何其不幸。
政府一再公開宣示,對於毒品零容忍,痛定思痛,要將毒品掃出國內。然而,查不勝查,抓不勝抓,效果不彰,為預防毒品或電子煙流入離島。爰特此籲請稽查檢調單位加強力道,多檢多查並鼓勵民眾檢舉,分層負責,全面動員,大家一起來,將毒品掃出境外,方能確保國人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