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防災準備 消弭災損於無形
近期,屏東安泰醫院火警釀9死,接連基隆長庚也發生火警。為防患未然,陳福海縣長更多次要求強化地區醫療、社福機構防火應變能力。為此,金門醫院日前辦理火災緊急應變演練,邀請消防局進行院內人員之防火教育訓練及演練,並協助診斷院內軟硬體設備,規劃各部門避難疏散策略,打造醫療機構的安全之鏈。
據統計,國內醫院火災每年約有140-160起,有些更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從2000年宜蘭仁愛醫院(8死)、2008年台大醫院手術房(1死)、2012年部立新營醫院北門分院護理之家(13死)、2018年部立台北醫院護理之家(15死),一直到屏東安泰醫院的9死,何以為人命保駕護航的醫院,竟會在火災事故中成為奪命煉獄?根據專家統計,在以往的醫院大火事件中,主因是設備老舊或維護不佳、對醫院現有建築及設備狀況了解不足、管理機制與演練失能,但醫院通常都宣稱人力符合標準、符合相關消防法規或有定期演練,但就是會在火災發生時導致人命損傷,殷鑑不遠,俱是血淚教訓,豈能不戒慎恐懼。
事實上,醫院與社福安養機構火災最大的危險性在於其內收容了大量「避難弱勢者」;這些人或因醫療、照護等需求,須長期臥病在床,或倚賴維生機器生存,缺乏自主逃生能力,所以在發生火災時,更需要依照場所及人員的特殊性,而有相對應的緊急疏散計畫及防火措施,且因醫院火災90%以上發生於大夜班時段,其對於防災人員應變的迅即性及落實度要求,更遠甚於一般防火管理場所。
的確,金門醫院是金門地區不可或缺之醫療機構,機構安全不容有失。金門醫院除配合消防單位定期落實消防安全設備檢查及維護外,亦透過定期電氣設備檢測,選用防火防焰材質材料及強化院內用火用電防火管理,積極防範火災發生。為能強化醫院防火應變能力及有萬全規劃後續應變方案,更在院方的規劃下,模擬夜間火災發生,讓留守護理人員實際進行避難疏散演練,並由消防局逐項檢視其火警偵知、災情通報、初期滅火、避難引導等應變流程,確保安全之鏈環環相扣,並在關鍵環節發揮作用。
我們對於金門消防局、金門醫院鉅細靡遺的防火規劃、查察及演練,表示由衷的欽佩,更以為唯有積極將防災意識落實到每一位患者、照護親友等,才可能去隱患於無形。諸如,2018年8月13日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發生火災,造成15死14傷的重大事故,原因是病患友人自行攜帶「超長波床墊」進入院內,使用過程電源線經擠壓彎折,導致電氣異常短路,產生高溫引燃周邊可燃物而進一步延燒釀災,就此,事後如何追究相關人等義務責任,於情於理都難以落實。
總之,防災之道無外乎「預防」、「逃生」兩個面向,如何經由平日最嚴謹的防災作為,創造災時極大化的減損條件,便是辦理各項消防安全事項,精進機構公共安全防護能力的最大目的所在;就消防安全避難設備而言,更是「寧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祈願在各界的關注及努力下,人為災害永遠能預防於機先、消弭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