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僑鄉文化再連結是金門生生不息之力量

發布日期:
點閱率:2,809
字型大小:

金門,這座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島嶼,除了是戰略重地外,更是僑鄉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作為移民文化的樞紐,金門的居民自明清時期便開始向東南亞等地移民,形成了如汶萊、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越南等地的華僑華人社群。這些移民並非完全脫離故土,而是透過文化傳承和宗族聯繫,維持著與家鄉的深厚關係。而金門的宗族組織、家廟與祭祀文化,不僅承載了先人的智慧與價值觀,也成為僑鄉與海外子孫之間最重要的文化紐帶。如今,僑鄉文化不僅是金門歷史的見證,更是海外金門人尋根的重要途徑。在全球化時代,金門僑鄉文化的連結力量,正以嶄新的方式展現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宗族文化是金門僑鄉網絡構成的核心之一。從家廟到族譜,從祭祖儀式到宗祠奠安,宗族文化為金門人提供了凝聚力和認同感。家廟是家族傳統、歷史記憶與文化價值的象徵。在現代社會,宗族文化依然具有高度的價值。一方面,它維繫了族人的情感聯繫,幫助散居故里之外的金門人找到歸屬感;另一方面,它也在現代化浪潮中為多元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穩固的基礎。我們經常可以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鄉僑,即使不一定通曉華語或熟悉華人文化習俗了,但只要網絡未斷,仍可與家鄉保持各種層面的聯繫,往往也會被納入新編修的族譜之中,更會想方設法返鄉參與宮廟盛會或家廟活動。在全球化一體化的當下,金門宗族文化確實為人們提供了根源感,也為現代社會的價值取向提供了「忠於根本、重視倫理、飲水思源」的價值啟示。
2024年10月30日,汶萊丕顯天猛公林德甫的子女林玉美和林明傑攜手返鄉,在烈嶼雙口村林氏家廟為三位年輕一代的傑出學子--林仁儀博士、林仁揚博士和林燕穎博士,舉行了盛大的晉匾儀式。這一儀式不但是對這三位學術成就卓越的族人予以肯定,更是延續家族榮譽與文化價值的重要里程碑。晉匾,雖然是傳統科舉制度下的榮譽象徵,但早已融入金門宗族文化的血脈,並有了新的價值意義。這次儀式的舉行,表達了林家後代對祖先的尊敬與感恩,同時也展現了宗族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傳承價值。
對於汶萊的林家後代而言,這一晉匾儀式具有深遠意義。正如林明傑所說,這是一次「不忘本、飲水思源」的回歸,更是族人對家鄉與家族文化的傳承與敬意。對於汶萊以及其他華僑社群而言,這次儀式的成功舉行,樹立了一個延續家族價值與文化傳承的典範,啟發更多的僑鄉後代回到家鄉尋根祭祖,參與文化傳承。
對於林仁儀博士、林仁揚博士和林燕穎博士而言,此次返鄉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一場觸及靈魂深處的心靈之旅。他們通過漫遊烈嶼的巷弄,拜訪祖祠與家廟,親身感受了家鄉的歷史與文化氛圍,體會到了金門這片土地與自身血脈的深刻聯繫。林仁揚博士寫下:「雙口是我們的村莊,也是阿公和阿祖的故鄉……。我們為能成為阿公的後代感到驕傲,也能想像他為讓我們瞭解這一切,付出了多少努力、時間和金錢。」林仁儀博士也提到:「沒有金門和我們祖先的長遠傳承,就不會有今天的我們。」這樣的感懷正是文化尋根的真諦----回到故土,重拾家族歷史,尋找精神上的歸屬。
對海外世代而言,祖鄉文化的再體驗不僅能夠增強他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也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了深厚的精神養分。這些深植於祖鄉的文化經驗,讓他們得以在多元文化的衝擊中站穩腳跟,成為具有雙重文化視角的全球公民。對金門而言,這些海外族人帶來的不僅是親情的回歸,也是文化的再連結。他們的返鄉行動,不僅讓金門文化走向世界,也為金門與海外族人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創造了更多可能。
林德甫家族的故事,正是金門僑鄉文化的當代進行式。金門的文化資產保存不能只重視硬體的修復,更應重視無形文化的基礎研究及跨域連結,使之永續傳承,生生不息。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