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唱浯島故事 讓世界聽見金門童聲
沉寂多年的金門兒童合唱教育終於迎來新契機!由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籌辦的「金門縣兒童合唱團」,日前已完成首屆41名國小團員甄選,為金門的音樂教育寫下嶄新的一頁。這支合唱團以「傳唱島嶼故事」為核心理念,將重現「金門孩子的聲音穿透戰地碉堡」的歷史記憶,致力於打造兼具閩南文化與戰地特色的世界級童聲合唱品牌。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於兩年前萌生組建兒童合唱團的想法,當時他觀賞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的演出後深受感動,進而研究德國托爾策童聲合唱團與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的文化傳承模式,體認到純淨童聲不僅是音樂的藝術呈現,更是和平與文化交流的橋樑,他更加堅信金門建立兒童合唱團的必要性。雖然許多教育界與文化界人士認同此計畫,卻普遍認為執行困難,然而陳董事長並未因此卻步,積極籌劃。最終決定以「藝文扎根計畫」為基礎,由基金會負責籌劃,邀請專業指揮、鋼琴伴奏與指導老師等音樂團隊,基金會董事長擔任團長,並邀請文化局長與教育處長擔任副團長,音樂界專家擔任顧問,承蒙地區各國小校長大力支持下,金門兒童合唱團正式誕生。
胡璉基金會計畫啟動「浯島童聲採集計畫」,致力於培養團員的音樂素養與演唱能力,金門兒童合唱團規劃了三個階段的養成計畫:一、聲音雕塑期:透過每週三下午的專業訓練,運用科學發聲法開發孩子的音域潛能,奠定良好歌唱基礎。二、文化深耕期:選擇和平主題曲目,將閩南童謠、戰地歌曲與國際和平歌曲結合,並採集金門在地民謠、褒歌等耆老傳唱的傳統樂曲,再與本地音樂家共同創作展現金門歷史變遷、戰爭與和平的兒童合唱曲,讓孩子在音樂學習中深入理解金門文化。三、展演期:團員將於6月22日胡璉將軍逝世紀念日在文化局演藝廳進行公開演出,未來更希望能在翟山坑道或擎天廳舉辦「地下音樂廳演唱」,將曾經的戰爭堡壘轉變為傳遞和平的音樂舞台,展現金門童聲的獨特魅力。此外,讓團員走訪莒光樓、無愧亭、古寧頭等文化地標,進行田野采風,並將這些珍貴的聲音記錄製作成「沉浸式聲音地圖」,讓更多人透過聆聽感受金門的文化底蘊。
金門擁有碉堡、坑道、戰爭紀念館等戰地文化遺產,可透過音樂訴說從戰爭到和平的故事,賦予歷史嶄新的詮釋方式,在戰地遺蹟舉辦和平音樂會,讓歷史與童聲合唱交融,成為和平象徵;拍攝記錄孩子們的學習歷程與成長故事,錄製專輯並透過數位平台發行,向世界分享金門兒童合唱團的音樂和講述金門的獨特故事,吸引國際聽眾,打造「金門和平之聲」的音樂紀錄片。再與台灣、東南亞甚至歐洲的兒童合唱團進行音樂交流,促進文化交流,透過國際巡演,參與國際聯合音樂會,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孩子透過音樂建立友誼,培養團員成為和平小使者,使孩子們學習歷史與國際文化,將金門兒童合唱團的歌聲帶到國際舞台,成為和平價值的傳遞者。
「學合唱的孩子不會變壞!」這句話深刻詮釋合唱教育的價值,孩子們在合唱團的培訓過程中,不僅培養音樂素養,更在合作與紀律中建立自信。金門兒童合唱團的成立,為當地學童提供了優質的音樂學習教育資源,也為金門的文化傳承與藝術發展奠定深厚基礎。未來基金會將持續推動合唱教育,每學期甄選新團員,擴大影響力,並積極尋求國際合作,讓金門童聲響徹世界,用音樂為和平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