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有感回升 凸顯小三通積極性
每年5月1日至7日是大陸五一黃金周假期,與農曆春節、十一假期都是大陸旅遊旺季,因其連休帶來巨大的假日經濟效益,而被稱為「黃金周」,近年來每逢連假期間,大陸國內各景區與鄰近國家無不爭相吸引大陸觀光客旅遊消費。
果不其然,今年五一連假期間,金門也迎來疫情以來首波陸客高峰,水頭碼頭通關人潮大排長龍,地區各大景點遊客絡繹不絕,許多商家都湧現排隊人潮,包括特產店、藥妝店、手搖飲等業績成長超過3成,展現久違的觀光榮景,也再次見證大陸觀光客帶來的經濟潛力。
事實上,自去年9月27日起大陸開放福建居民赴金門旅遊簽注後,金門觀光人數就持續成長,2024年小三通入出境旅客總人次突破130萬大關,達1,302,366人次,展現疫情後穩定復甦的態勢。根據金門縣政府觀光處統計,今年4月底前,小三通出入境旅客人次破55萬,較去年同期成長近5成;5月1日單日出入境更達5,215人次,入境陸客高達2,465人。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9月底大陸開放福建居民赴金簽注後,自由行旅客占比達95.6%,顯示疫後旅遊型態從團體轉向個人。
凡此種種,顯示小三通逐漸恢復往日榮景,但來客結構的改變也同樣為地區觀光產業帶來挑戰,值此全球局勢動盪,兩岸關係急凍之際,金廈小三通重拾往昔熱絡景象,無論對兩岸交流與金門在地觀光經濟發展,都具有高度意義。
自去年520賴政府上台以來,原本就低迷的兩岸關係更持續深陷谷底,尤以近來一連串針鋒相對的措施,臺海兩岸更是身陷惡意螺旋之中,不僅官方對話全斷,就連兩岸民間的對立氛圍也越來越強烈,長此以往,不得不讓人憂心,兩岸關係究竟何去何從?台海緊張情勢是否更加不穩定?在雙方這樣的對抗思維與氛圍下,又該如何化解潛在的衝突?
我們必須重申,儘管世局紛擾、兩岸對立,但確保兩岸穩定與台海安全,依舊符合兩岸人民最大利益,也始終應該成為兩岸關係的最大公約數,依此,金廈小三通與陸客來金旅遊,在兩岸關係空前對立、緊繃的現在,尤顯其意義與積極性,不但不應輕言限縮,兩岸當局更應積極作為,致力優化通關環節,友善往來小兩岸之旅客,甚至考量實際需求增加航班,以嘉惠兩岸人民。
此外,有鑑於現行福建居民赴金門、馬祖旅遊之措施,正平穩且有序地落實,在此基礎上,北京當局或可進一步考慮擴大福建以外居民赴金馬旅遊簽注,以增加大陸居民前來金馬旅遊的意願。與此同時,我方除了考慮平穩增班,對於乘客身分資格放寬與申請程序簡化等具體優化措施,亦可展現實質作為,共同促進小三通人數持續增長。
至於此次五一黃金周陸客大舉來金凸顯的諸多課題,包括如何持續提升地區旅遊量能?如何讓地區各行業與商家都能雨露均霑、同受其利?如何規劃更深度、具特色與高品質的創新遊程,同樣是縣府與地區觀光產業鏈必須嚴肅面對的議題,觀光旅遊向來是金門重要產業,其中,小三通與大陸地區遊客更是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期待產官各界以更前瞻與具體之規劃,營造更為優質的旅遊環境與品質,提升兩岸人民往來金廈的便利性,提升金門觀光產業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