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重上「征途」─南僑口述歷史菲律賓採實之一

發布日期:
作者: 鎮伯。
點閱率:585
字型大小:

一、那是邂逅? 
九月杪,遊罷北京歸來,旋即轉往台北與孩子們相聚,也與多時不見的同學、親友歡敘。大約於十一月下旬方返抵金門,唯返家未足三日,不意縣府秘書群廉老弟即來扣門力邀;謂欲於十二月初前往菲律賓,行另一趟口述歷史的採訪工作。因近期有要事待理;內子近日又身體違和,遂告之無法前往。但群廉以甚多理由催「駕」,再頻頻以「學長」之尊呼之,力圖撼動我心。協商許久,仍無結果,只得暫且允其「再考慮」。
三年前那趟馬來西亞之行,雖有斬獲且亦於返金在貴報副刊發表若干雜感陋文,但仍深覺與自己的興趣、熟悉的領域頗有差異。故曾多次在返金途中,以閒聊開玩笑的方式敬告延宗老弟與他說:「南僑口述歷史就此劃下句點!今後請勿打擾!」未料今日又來堅邀同行前往,著實讓自己陷入兩難。內子此次本欲不願我前往參訪,因她從報紙早聞多年來,菲地回教「人民軍」作亂,安全堪虞。唯見群廉任務在身頗為急切,覓尋適當人選亦有困難。一向凡事為人著想、頗識大體的她,反主動與我商談此事且言:「我看董秘書再找人必有困難,不用耽心我,此番前往亦能藉陌生國度拓展視野、擴增識見,家事我來處理,你還是去助他一臂之力吧!」於是十二月五日那天,就在她叮嚀再三中成行。
這次出訪原本成員為四人,唯鳳雛兄因臨時有事纏身,不克前往,最後由王金鍊師、群廉及我結成「三人行」,展開為期兩週的菲律賓金僑訪談、學習之旅。因菲地治安不佳,一到廈門高崎機場,群廉即將所帶公款盤纏行暫時性的三人「分贓」,我笑著揶揄他說:「你倒聰明,要我們兩人幫你扛風險」,他也蠻機靈地說:「是啊!否則錢款丟光,我流浪菲國沒有關係,學長無法如期賦歸唐山故里,小弟如何向大嫂交代!」
現代人,尤其現今已是全球化時代,無法使用英文、美語,真有如半盲之人。由於我們三人的英語幾乎同樣破,面對菲國機場所設的眾多人員與重重關卡,再加上奇低的工作效率,難聽懂的菲式鴃舌英語,只有徒呼負負了!常常地與把關人員比手畫腳,甚至於擠眉弄眼乃家常便飯,每每弄得既痛苦又尷尬;有一天在馬尼拉機場,因為超重10公斤,竟要罰我們菲幣披索大鈔1000元之譜,弄得我們三人灰頭土臉,糾纏半個多小時,幾乎誤了行程。
由於此次行程參訪僑社較多,而前來受訪之僑社鄉親亦頗熱烈、加以菲律賓數千島嶼星佈羅列,區域遼闊,行程又如此緊湊;由北島(呂宋)經中島(宿務),再到南島(民答那峨)、飛行千里、旅館轉往頻繁,每到旅社一回房三人全然癱掉,未及洗漱即呼呼大睡。夜間醒來頓時不知身置何處?往往不自主似的,一種失「重」又失「位」感油然而生。
科技的日新月異,錄音器材已較三年前精巧又輕便許多。群廉較年青,且在台從事學術研究多年,故電腦操作頗為精熟,訪談資料都由他每晚幫我們轉載入電腦記體中儲存,他除錄音也錄影,「三人行」他肩負責任最重、也最辛苦。
二、智慧的印記
 日常生活中,許多諺語「銘」記在年青時代,因人生經歷尚淺,體悟不深,偶而讀來仍有隔鞋搔癢之感。但隨年歲增長,漸能真切領悟,常能產生共鳴進而吸納其精髓,唯在悟覺點上尚有其機緣。這兩次的「南僑口述歷史」之旅,見識到海外鄉親老僑領們的婚姻與家庭生活,著實令人欽慕讚歎。讓自己真正驚覺頓悟古人所言:「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真實意義為何?
馬尼拉金僑會館首任會長;也是該會創始人之一的林克山老先生及其夫人李玉荷。兩位老人家結縭數十年,但仍伉儷情深,其相處模式令人玩味更值得學習。老會長高齡八十五仍精明幹練,其性格內歛保守。夫人亦近八十,則豪爽開明極具親和力,還在百忙中陪我們在馬尼拉市華人施氏所經營的SM大超級市場參觀,在車上我們聆聽她的夫妻相處、理家御下(菲傭)之道,字字珠璣、發人深省。平日與老會長各忙各的;相聚相處則情真意切,互動溫馨感人。老會長兄長之子,亦即年歲亦已八十之子侄,林高茂為菲國華裔第一位留美博士,因患糖尿病,須隨時進藥打針,見其夫人隨身在側全心全力照顧,不時叮嚀,其溫馨照顧情令人動容,讓人敬佩。
民答那峨島北岸的伊里岸市,為菲律賓金門鄉僑早期匯集之地,據聞經百餘年人口繁衍已近萬人之眾,那裡有頗具規模的蘭佬中華中學,現任會長祖籍珠山(仙仔兜)的薛祖彬先生,年近七十卻是精力充沛有如五十開外之人。我們在伊里岸數天,他事必躬親全程陪伴,其熱心公益、鄉情濃鬱,言談幽默溫馨感人。特別專程送我們回咖咖淵機場時,也把夫人帶來與我們相會。當介紹太太時那種滿懷感謝、愛慕、讚美之情溢於言表,在行動上卻故意保有距離,令人乍看誤以為是其秘書或外人。待見其上下車時殷情扶持、情意綿綿,始恍然大悟。因由伊里岸市到咖咖淵機場車程有一個多小時,群廉為補其資料之不足,請其再接受訪談。一路上他又以今日事業的成就歸功於太太,進而感謝岳父、岳母在他年青窘困時,仍器重他、不嫌棄。此時我轉身注視夫人之表情,見其欣慰喜悅至極,整個人都亮了起來!此一場景煞時悟激我心,三年前在馬來西亞吧生會館餐宴上,鄰座王姓老僑領賢伉儷,那幕真情扶持、溫馨互動的畫面,再度湧現心頭,頓時心有所感,不禁熱淚盈眶。為恐金鍊、群廉兩位老弟察覺,趕緊掩飾抹睛去淚。賦歸後與內子談及此事,她打趣地笑說:「脆弱多感的心緒,那表示你已老囉!」
也許時代變遷,中西文化交流,女權意識隨傳統文化消融而日趨抬頭,落實了真正的男女平等。面對感性的妻、女,男性更須以開闊的襟懷、負責任的包容與疼惜,去面對與接納。前述的老僑領們之風範,已為我等樹立標竿。「活到老、學到老」此等諺語,似乎又為自己的人生境界開啟了另一扇門窗!
三、僑社心聲
 與僑社鄉親們的十餘日相處,由菲北到菲南,所經之地莫不深染僑界之盛情。尤以當我們一行人初抵咖咖淵機場,甫下飛機,即見眾多金僑鄉親、大張旗鼓一字排開,再由菲傭們拉起斗大的歡迎布幕,老會長陳廷國先生,已高齡八十五猶督率眾人親切與我們握手,連說:「歡迎!歡迎!」接著由年青企業家林敏瑙先生麾下的眾美女(美菲混血兒)一一向我們獻花致敬!面對如此大陣仗的迎賓方式,讓我們三人既驚訝又感動。
在訪談或閒聊中,得悉許多第一代及第二代的金僑中皆飽受二次大戰戰火之苦;日寇入據金門他們離鄉背井,以為到「呂宋」可逃出日本人魔掌,不料抵菲不久又遭日人「南進政策」的侵凌屠殺,令其深感命運多舛而有不勝唏噓之傷歎!
十九世紀前後,不論是西班牙或美國統治菲律賓,即使是二次戰後,也就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菲人對華裔仍不甚友善,常以「中國豬」羞辱華人。但自大陸改革開放國勢崛起,菲人對定居於菲地的華人一律尊稱為「sir」。此一大轉變陳老會長言之猶心有憤慨!另一位企業家林芳樹說:「此種改變原因除了中國國力的提升,還有華人不斷興起的強大經濟力!」此乃一針見血之論也!
近三、四十年來,華校與菲語教學均日趨萎縮,我們在伊里岸市參訪的「蘭佬中華中學」學生數由五、六百人,縮小只有二百人左右,似乎昔日的盛景不再,僑界們都引以為憂。主因乃是菲律賓政府的實施「菲化政策」,特別是貪瀆的馬可仕任總統時,強行推動的菲語化措施對華校傷害甚大。唯中國大陸經濟力的日趨強大,對全球華語之推動必有助益,盼能早日消除此一困局。
老一輩的金僑鄉親們,都期待重建返回故里之「路線圖」,希望不必再經轉台灣,直接由廈門轉往金門。此一企盼乃眾多老僑之心聲,他們再三叮嚀要將此意見轉知縣長與議長。今借貴報副刊一角上達,盼我縣府與議會勿輕忽此一問題,盡速實現僑胞們殷切的期望!(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