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著掃廁所
有一天,一位家長把我攔住,很客氣的說:「老師,您有時間嗎?我想跟您講幾句話。」我只好停下腳步,靜聆指教。
這位家長劈頭就說:「老師您很有辦法喔,我女兒很高興的告訴我,她分配到打掃廁所;您到底用什麼方法,讓小朋友搶著去做人家不太願意做的事。」
停頓了一下又說:「我告訴我女兒,掃廁所真的值得那麼高興嗎?」她卻以得意的口吻回我話:「這不是任何人都有資格做的工作呢。」
我聽了這位家長的敘述,我已經瞭然於心,於是以感激的口吻跟這位家長說:「您女兒乖巧又認真,是老師的好幫手,感謝您平日用心的調教與配合。其實,也沒什麼啦!因為多數人一致的觀念,掃廁所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所以當我分配工作時,設定條件,把關嚴謹,要讓小朋友認定,掃廁所不是任何人都能勝任的工作啊。」
為了培養小朋友做事情的良好觀念,我通常以鼓勵與自願的方式來執行;在自願的歷程當中,比較容易發揮天生的才能,只要認真去做,也一定適時給與鼓勵,讓他們很快的得到回饋,那分成就感得以迅速與班上同學一起分享,那種感覺不是很好嗎?所以就算別人不太喜歡的工作,只要方法運用得當,還是很多人會爭先恐後的去嘗試。
這位家長聽了我的說明以後,很高興的說:「我也想要用您的方法,鼓勵我的小孩積極參與家務事,進而培養他們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