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
阿好嬸轉頭,「牙齒不好要去補一補,沒牙齒,吃了不消化。蛀了牙,去抽抽神經,填補一下。」
「看個醫生要等老半天,嫌麻煩。」阿山嬸揮揮手說:「不去啦,活到這個年紀也夠本了,門面也不想再裝修了。」
「上山也半天、下海也半天,去看看,順便走街上。」阿好嬸張開嘴巴,「妳看我這一口假牙,既美觀又好咀嚼。以前想法像妳一樣,聽了孩子的勸,修修補補之後,現在舒舒服服。牙齒真的很重要,沒這牙齒不行的。」
「貴不貴?」阿山嬸提問。
「現在有健保,洗牙、填牙不用錢,補牙就要算。看補什麼材質,以顆計算,普普通通一顆大概三、四千。」阿好嬸回答。
阿山嬸思索一下說:「我這一口,算一算,不少哦。」
「割肉一次疼,划算啦。」阿好嬸說:「妳看我多快活,不必吃碎肉。」
九、
「爐主」端香爐走在前頭引領法師挨家挨戶「安門符」,值年頭家在稍早就將「門口符」送至各家戶手中,讓他們張貼於門外。至於出門在外的家戶,「輕快」的頭家會隨身攜帶膠水幫他們張貼。
隨著人來人往的酒宴,那此起彼落的划拳聲在空中飄蕩,刺破了寂靜的夜。當曲終人散,廟宇前的「過布橋」亦告一段落。辭神、拆壇後,諸神回殿入座。
安排散食及通知餐宴人員的老沈,將拜拜時的三牲、五牲做了處理,然後在夕陽西下,穿梭於大街小巷,通知執事鄉老、頭家、乩童、筆生,到指定的地方餐敘。
「阿山叔,晚上記得來吃便餐。」老沈騎著那輛跟著大半輩子的破舊老爺車,依照名單,挨家挨戶的通知。來到阿山叔家門口,「車鍊」脫落,彎下身子修理,不一會兒功夫,就修好了。
「好好好。」阿山叔靠近老沈,端詳一陣說:「老沈,車子該換新啦。存那麼多錢幹嘛,討老婆呀?」
「都已經幾歲的人了,還討老婆。自己一個人過得逍遙自在,就已足夠。」老沈輕嘆一口氣說:「不是我對女人沒興趣,而是要找一個老伴談何容易。已經過了結婚年齡,現在講求的是實際,先存足老本再說。」
「你這樣說也對。只是,孤家寡人,膝下無子女,百年之後無人送終。」阿山叔好奇地問:「你沒打算收……。」
未等阿山叔說完,老沈接著說:「我不會收義子、也不會收養子。你不知道呀,我有一個同鄉,收了一個義女,需索無度,算了算了,不說也罷。」
「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啊。」阿山叔說。
「看我同鄉這麼辛苦又痛苦,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我什麼都不會去想。」老沈肯定地說:「我的日子所剩不多,打算這樣走完人生盡頭。」
老沈的眼眶佈滿著淚水,阿山叔察覺有異,「老沈,你怎麼了?哪裡不舒服嗎?」
「沒事沒事,我只是隨便說說。」老沈揮揮手,逕自騎車離去。
望著老沈孤寂的身影,阿山叔搖搖頭,嘴中喃喃自語:「吃老就什麼都不是了。老沈在等日子,我又何嘗不是。」
十、
深更半夜救護車的鳴笛聲讓睡夢中的人兒驚醒。開窗的開窗、開門的開門,有的探頭看,有的乾脆走到屋外端詳究竟。
救護車就停在老沈的家門口,消防人員三步併做兩步地衝進屋宇。不一會兒,將臉色蒼白的老沈用擔架送上救護車,當車影逐漸消失,留下了眾人的竊竊私語。
「老沈的健康狀況一向良好,怎麼會突然倒下?」阿山嬸最先發出疑問。
「前幾天見他泛紅眼眶說來日不多,細究原因沒結果,他就是不說。」阿山叔回答。
阿好嬸突然迸出一句:「聽說是癌症末期。」
「妳怎麼知道?」阿山嬸說:「飯可以多吃、話不能亂講。老沈是個好人。」
「好人不長命呀。」阿好嬸重重地嘆了一口氣,「他的一位同鄉說他日子不多,每天鬱鬱寡歡。醫生宣布壞結果,老沈後事自己張羅,交代他的同鄉將骨灰灑向海中,他要在大海自由自在地漂流。」
「老沈溫和、心地又好,對我們村子的小朋友視如己出。村內有婚喪喜慶,他都到場,我們怎能放他孤單。」阿山叔見義勇為,他的一席話,引起了共鳴。
「對對對,如果真的走到這個地步,我們就各盡一份心力。」阿好嬸說:「老沈這個人不像其他老北貢。有些阿北哥自私又鴨霸,十足的北貢番。當了一輩子服侍大官的勤務兵,久了就角色錯亂,以為自己就是大官,久而久之便積習成性,退伍下來後更是作威作福,欺壓善良。像這種老北貢,一定會得到報應的,只是時候未到而已,我們就等著看熱鬧吧!而老沈不僅有才氣、有禮貌,也熱心公益,為這個村子犧牲奉獻,做了不少善事。人家有情有意,我們更要懂得感恩啊!」
過完農曆年,老沈終於鬥不過病魔的摧殘而與世長辭,村人為了感懷他的恩德,莫不放下身邊瑣事,扶老攜幼來送他一程。短暫的致祭後,只見晴空萬里,微風徐徐,老沈的靈魂已遊移在雲端的一方,逐漸地向西方的極樂世界前行。即使他已回歸塵土,然而老沈的身影不僅活在村人的心中,更活在人們深深的記憶裡。但願寄居在這個村落的老北貢,能效法他熱心公益、默默行善的精神,好讓後人留下永恆的懷念。虎死留皮、人死留名,如老沈般地萬古流芳,而非遺臭萬年。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人生舞台,無論扮演著什麼角色,有序幕、就有落幕。願老沈的音容永存在島民的心靈深處,明年宮廟做醮,會有更多子民自動自發,發揮善心大愛,延續著老沈的精神,為這個小小的村落略盡一份心力……。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