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小小事
女兒是家中的小寶貝,爸爸是她的大玩偶,媽媽是她的大管家,兩個哥哥是她揮之即來,喝之即去的電玩超人,自從這小寶貝降臨吾家後,全家都為她改變生活方式,她就像「一家之主」的位高權重,她的童言稚語我們要懂,她的思考羅輯我們要研究,否則她發出小小不悅的訊息後,全家(尤其是爸媽)可會比她更不好受的。
大兒子比她大十歲,小兒子比她大八歲,她的到來就是要當個小霸王似的,她給這個家增添許多樂趣,她讓爸爸再次享受到如沐情人春風裡的鮮活滋味(不是說女兒是父親的前世情人嗎?),她給媽媽帶來兒子以外的「吾家有女」的種種驕傲與滿足,她的搗蛋與嬌柔讓兩個哥哥既愛之又恨之。
時光在這小俏皮的搗蛋下匆匆然恍過,這幾天發現她表達的詞語像個小大人,說話的語氣似小少女堅定又判逆,才驚覺暑假一過女兒就要上小學了,很快的她會像哥哥一樣有自己的想法與空間,不再鎮日粘著爸媽,像坨小麥芽糖以的,猶記哥哥們小時候童稚的可愛言語,天真浪漫的像一篇篇美麗清澈的童詩,媽媽每每陶醉在他們無心的天真時想提筆記下那永恆的真稚,卻常以忙碌為藉口一次次的錯過時機,如今偶然想起再舉筆補錄已不復當日鮮活生動了。
如今妹妹再次扮演著哥哥的天真,彷彿為爸媽複習著兒女們天真的稚氣,她的演出有過之而無不及,就如同曠世的劇本找到絕配的主角,那一幕幕淋漓盡致的演出,叫我這星媽如何能再找藉口不把這賣力的演出稍記幾筆呢?
* *
在娘胎裡耍功夫:她初到媽媽肚裡報到後數月,就仗著「千金」之勢,展現她與哥哥們不一樣的氣勢,首先讓媽媽孕吐得七上八下不知所措後仍樂為孕母,稍大約四、五個月時,她的馬手馬腳就不安分起來(女兒屬馬),她可以上一分鐘伸展左手下一分鐘踼出右腳,上一刻在媽的右腹結成一個球下一刻在媽的左腹打拳甩腿,她讓媽媽白天挺著一個歪斜的肚腹上班,晚上還得「畢恭畢敬」的躺在床上侍候著腹中的嬌嬌女,深怕一個不小心傷了腹中的小寶貝,女兒可謂打從娘胎就練起拳腳功夫,難怪如今她頗有俠女風範,在班上有大姊之姿。
* *
我最小但我最會吸吮奶水:女兒出生時僅2780公克,身長48公分,是當時醫院新生兒最小的嬰兒,正當我與她爸爸心疼她身弱時,嬰兒室的護士小姐卻抱起她直誇她人小志不小,吸奶的功夫是一流的,速度是第一名的,堪稱是嬰兒室的模範生,果不其然,當我訓練她吸母奶時,她似乎天經地義的張口即吸,展現天生就是哺乳動物的本能,這乖乖的寶寶就這麼貼心的「小小的來快快的大」,完全不用父母操煩她的吃食,如今她可是全班最高的女生,在幼稚園上課吃點心也是表現出一流的水平。
**
像個「小包裹」乖乖的跟著爸媽:爸媽隔八年後再生下她,一時間不習慣在家當個奶爸或奶媽,況且這久盼而來的嬌女可是爸的驕傲,所以她滿月後爸媽常「拎」著她到處獻寶,說也奇怪這可愛的乖乖女竟不會吵,就連睏了也安安靜靜的在襁褓中睡覺,醒來就張著慧黠的雙眼探索著大人們的世界,她的乖巧讓爸媽偶有出現愧疚感,所幸貼心的女兒天真一笑就化解爸媽愧疚的感受。
**
第一個奶媽是外籍「阿尼」:阿尼是印尼勞工,為僱用照護公公的,女兒出生時阿尼想起她自己遠在印尼的獨女,視女兒如己出的在爸媽上班時接手為褓姆,一直到女兒十個月大時她回印尼的期限到時才轉由外婆帶,猶記阿尼照顧時,她把女兒扮裝成印尼女,小小的頭上綁滿數十個細細的辮子,每日下午到老家前院曬太陽、看花、賞鳥、抓蟲、餵狗,一直等到爸媽回家,不久後女兒曬得皮膚黝黑如「番仔」,親戚朋友都說我生個黑娃兒像她爸爸一樣有著超越東方人的黑皮膚,我雖想勸阻阿尼少讓女兒曬黑但終究沒開口,也慶幸沒阻擋阿尼的作法,因為女兒數月大時就對鳥飛、蟲爬、花草開謝之自然事物有很敏銳的觀察力,她會在吮奶時突然停頓眼朝窗外搜索,順著她的眼光會找到一隻正飛的鳥或蟲或風中飛舞的落英,我在撫育女兒的過程中驚喜的發現她有著阿尼一樣對自然的敏感,對事物的洞察,現今女兒每到新域每觸新事物都能清晰條理的表達,這也許要歸功於阿尼的啟迪。
**
愛跟外婆上市場買菜:自阿尼返印尼後上班時女兒轉由外婆照顧,外婆除了照顧女兒外還身兼弟妹一家大小事,每日上市場採買時外婆總騎著電動三輪機車帶著她一起上市場,一週歲時她就開始認識各種商家,賣魚、賣肉、賣菜的她都認識,二週歲時我上市場買菜帶著她一起去,菜販都會說:「原來她是妳女兒哦!」,買好菜女兒還順手再抓把蔥蒜放入已稱好的袋中,惹得菜販們嚷著:「跟她外婆沒兩樣!」然後一群人哈哈大笑,女兒是社會化的小幼兒,她小腦袋瓜裡記得什麼是玉米、黃瓜與馬鈴薯,也不會忘記買菜要配送一小把蔥。
**
小哥的對頭兒:「小哥哥好胖喔!」「肥妹好肥喔!」這是近來女兒與小兒子最「白」的對話,他倆雖相差八歲但一個不認大另一個又不認小,放學在家時不斷上演無厘頭的鬧劇,有時妹妹睡覺時小哥挖醒她後「哇!」的一聲嚇她,有時小哥打電腦或看電視時妹妹從三公尺遠處使力跑來撞他後又倏地跑掉,這都是「戰事」的開端,有時大哥受不了發出如「猛獸」般的怒吼時他倆才暫息兵事,但總如屋外的那二條小狗兒吠聲不斷的相互較量,一日小哥放學較晚妹妹尋遍屋子喊他,妹妹到外婆家時小哥又「肥妹肥妹」的到處嚷嚷找對手吵鬧,這一對小兄妹的居家相處方式曾讓爸媽及來訪者頭痛不已,但想想將來長大後她倆回想起不知是啥滋味?
**
騎牛打仗去
自從幼稚園教唱十二生肖後,她開始把家族成員的別稱叫為「大牛」、「小羊」、「笨狗」、「大猴」………等,她自己是可愛的小馬,爸爸是一隻大牛,她最喜歡騎在爸爸的頸上去「散步」,一路上還哼著「小馬騎大牛一路好好玩………」,路上遇到野狗小馬可是在大牛的頸項上汪汪的與之對決一點都無懼色,爸爸也樂此不疲,他父女倆常如此逍遙的逛大街,引來路人一陣驚嘆,有一回我們到廈門街頭閒逛,他倆又上演如此戲碼,小馬悠閒的騎在大牛頸上飽覽廈門街頭的風情,手裡還揣著一捲冰淇淋,正當我這羊媽跟在後頭欣賞這一幕街頭人文景像時猛然發現,一路的店家與行人一臉疑惑的注視他父女倆,女兒還得意的與路人微笑,她所謂的大牛爸爸則沉醉在有女萬事足的愛河裡壓根兒不在乎旁人的看法,忽然,我發現是女兒改變了外子的性情與態度,她到來讓外子更自在更圓滿自己生命,這也許是他倆都不知的,是理所當然的來到。
**
預約二十五歲要嫁人:女兒看了韓劇中美麗女主角的結婚典禮後問媽媽她什麼時候可以嫁人,媽媽眼見現今不婚族蔚為風潮隨口回答:「二十五歲。」,從此女兒立定二十五歲要結婚,還興沖沖的向隔壁的嵐姨與蘋姐報告佳音,嵐姨問她會不會太早了,她可斬釘截鐵的回答:「不會。」,就從她立志嫁人的那刻起她不時的問媽媽距離二十五歲還有多久,媽媽要她問爸爸,爸爸要她把手指腳趾都舉起來算算說:「二十個年頭剛剛好。」,現在女兒可不時的利用媽媽的保養品以作為嫁人前的準備,媽媽怕她傷了幼嫩的皮膚只好買些嬰幼兒保養品讓她塗抹,滿足她強烈的模仿慾望。
* *
童言稚語與自然對話:一個夏日的清晨她一醒來即嚷著:「別照我眼睛!走開!走開!」,我察看四下並沒有人,她又叫:「走開啦!」,之後才明白她要夏晨刺眼的陽光甭照她未完全甦醒的雙眼;一個朝陽和煦的春晨裡,她睡眼惺忪的對著窗外大剌剌的吆喝:「別吵!別吵!」,這回是訓斥窗外那群早起的鳥兒叫牠們別妨礙她未完的美夢,一個微風輕拂的傍晚她在二樓陽台與樓下院子的黃狗小強汪汪的和聲和應,不明就裡的人以為二雙小狗打架。女兒的心境是和週遭的事物相通融的,這年紀孩子的心靈純然的像自然界清清盪盪的原始素質,爸媽不忍「糾正」女兒這種特有的表達與想法,這是教育二個哥哥後的心得,兒時純真的想法最自然不過了,這是上天賦予的真,過於矯情就不是屬於兒童的特質,過些年後她長大了,這些純真的過去會成為她人生最美的部份,也會在她離開爸媽出外生活後,思念她最鮮明的記憶,這叫人如何忍心去打亂她當下賣力的演出呢?
* *
立志長大要當空中小姐:女兒幼稚園小班時看到老師教導小朋友的風采就立志長大要當幼教老師,後來上醫院看到護士小姐的認真又改成當護士,近來又拍拍胸脯說她有轉向當醫生的可能,直到那天她第一次搭機到台灣後作了「人生」重大的決定;她說她慎重考慮後決定將來要當個空中小姐。
話說女兒「飄洋過海」的經驗可不少,打從她只是個六個月大的胎兒時媽媽就帶著她這顆球遊長江流域,訪廈門泉州等,她乘船到中國大陸的經驗頗豐,這原因莫乎小三通的啟航金廈來往比金台來得方便又實惠,爸媽這等凡人在時間及經濟上的考量下,週休二日沒事帶著這可愛的娃兒赴廈門吃喝玩樂一番,倒比搭機赴台實惠多了,造成女兒直到幼稚園大班才首次赴台,終於今年春天為參加堂哥入厝這娃兒將首次隆重赴台。
她初次搭乘飛機後進入雲端裡在機上大喇喇的喧嚷:「媽咪!為什麼沒看到外公、阿公、阿嬤、阿波(上海話的奶奶)呢?」
「他們不是過逝了嗎?」媽媽疑惑的回答
「媽咪!妳不是說過逝的人都在天上,那我們不是在天上嗎?為什麼沒看到他們,妳又騙人了!」
「媽咪!那我將來要像那姐姐一樣當空中小姐好了」,就在媽不知如何回答她那棘手的問題時她又聲音高亢的發表將來的立志,媽媽只好轉移焦點答應她,可想當時飛機上的乘客額頭上三條線的窘樣。
從那時到現在約莫三個月時間她的志向是將來當一位漂亮的空姐。
**
驪歌聲中離情依依:
6月16日女兒自城幼畢業了,前一日她要上台表演作為畢業成果展,她早在一個月前就叮嚀我要參加她的表演與畢業典禮,我豈有不從之道,早早請了假並把相機檢視一番,等待欣賞小公主的精彩演出;相較於小哥今年國中畢業要升高中,女兒幼稚園畢業可慎重多了,小哥說誰都不必參加他的畢業典禮,女兒說全家都要參加她城幼的畢業典禮,最後依例由媽媽代表參加女兒心中「盛大」的畢業典禮。
說盛大其實也不為過,6月15日女兒班上表演「小螞蟻」歌舞劇,女兒在劇中的角色是螞蟻媽媽,是二個主角之一,女兒穿著黑色的螞蟻戲服圍著白色的圍裙在台上自然大方的演出,讓媽媽的既驕傲又驚喜,雖然只是在幼稚園的小禮堂上表演媽媽仍有「盛大」及身為「星媽」的感受。
6月16日畢業典禮,女兒穿著白色洋裝盛裝出席,她上台領了「最佳語文表達獎」,在一片離情依依中她表現得頗為「鎮定」,不時在我耳旁輕說她將會想念雅惠老師及鄭老師,她清亮的眼中泛著一片霧,卻直指著其他同學及老師的眼睛說他們哭了,我本是帶著歡欣的心情參加女兒的畢業活動,如今卻有一絲離愁,沒想到今日的幼童表現如此「超齡」,小小的年紀已知感受離別之味,回想自己當年幼稚園畢業什麼都不懂的憨傻樣子與現在的幼童相比,真是另兩個不同「世紀」的小小人類。活動結束一回到家開門的那刻她豆大的淚珠直掛在臉頰:「媽咪我想老師!」「媽咪我可不可以回幼稚園找老師?」
「當然可以!」我可愛又多情的女兒,從妳天生的感性中可以預料妳會有一個多情精采的人生。
**
後記
作為一個母親,眼裡看到子女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她的生氣、耍賴、撒嬌、無理的要求在媽媽的眼中都是成長中可貴的過程,她無心的一句話可以觸動父母碌碌於世的凡心,子女表達出來的行為大半是父母的反射,孩子是父母最甜蜜的負擔與最大的希望,我叨叨絮絮的家常話語是最真誠的紀要,這樣細碎的紀錄女兒的小小事,不知她長大看了會作啥感想?期待她也能像我這作媽的一樣如此珍惜這些成長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