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是月也﹐日短至﹐陰陽爭--歲序中的時令﹑節氣﹑俗諺系列之十一

發布日期:
作者: 許丕華。
點閱率:831
字型大小:

 這是一個由上月「孟冬」號稱有「雪」,持續而來卻實地難得見「雪」的月份,節氣中由小而大除十月的「小雪」與十一月的「大雪」外,還有夏至後的「小暑」「大暑」及冬至後的「小寒」與「大寒」。天候的變化是隨著氣溫的冷熱高低,作有秩序的循環,確保大自然充沛的生命力與足夠的調適力。俗諺「天地配人事」,就是對「天」(天候變化)、「地」(自然生態)、「人」(文明生活)的相容有著高度的期待與強烈的信心,這種「天地人三合」的願景,是經由彼此的互動、互補的強力調適所促成的,在認知上正與「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相契合。
「大雪」顯示現在正處在寒冬,但還沒有達到嚴寒與酷寒的程度。「小雪」的曆象是「斯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大雪」則是「斯時積陰為雪,至此深冽而大於小雪」,寒氣未足而陰氣正盛,距最盛的「冬至」不到半個月,此時,太陽過黃經二五五度,天候生態是「冰益壯,地始圻,鶡旦不鳴,虎始交。」一片「霜寒雪凍」景象,蝙蝠噤聲,但虎性正發,是另一個生生不息的啟動。
「冬至」是全年陰氣盛到極頂,太陽過黃經二七○度,與「陽極盛」的「夏至」正是遙遙相對的兩極。「夏至」是白天最長,夜間最短,自此即晝漸短,夜漸長,正是陽盛極而衰,「冬至」相反,陰漸退而陽始昇。曆象是「斗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禮記的天候生態是:「是月也,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結,糜角解,水泉動。」寒冬中,陰陽消長,但世上萬物,該生的仍要生,該挺的仍要挺,該躲的閉戶冬眠,該長的乘陽生而長,在肅殺的世界中,絕不是全部肅殺,仍是生機處處,生氣萌動,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妙、奇妙與微妙的奧妙所在。
話雖如此,歲序運行中,還是承受不了異常與反常的衝擊,萬一盛夏生寒流,隆冬起焚風,該熱不熱,該雨不雨,該冷不冷,該雪不雪,都是災 之兆,任誰都不樂見,更不願見,雖不見得就會滋生疫癘,但難免因氣候的多變而影響健康平穩的生活秩序。禮記對時令錯置的警示是:「仲冬行夏令,則其國乃旱,氛霧冥冥,雷乃發聲;行秋令則天時雨汁,瓜瓠不成,國有大兵;行春令,則蝗虫為敗,水泉成竭,民多疥癘。」這已是國不國,家不家,民不民,物不物,是何等悽慘的景況。求避災去厄之道,禮記也諄諄叮嚀:「君子齋戒,處必掩身,身欲寧,去聲色,禁耆慾,安形性,事欲靜,以待陰陽之所定。」這不一定是特效妙方,但謹言慎行,潔身守正,不貪婪,不妄求,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福縱未到,但禍已遠離。
「九月九惹日,十月日生翅,十一月貧彈查某理賣直,」九月的日頭像「吮豆油」,「惹」一下就西沉了,十月更快,太陽像生翅,飛快的消逝,十一月是晝最短的「冬至」,一年中就是靠近冬至的月份白天最短漸,清晨七時天才漸亮,午後五點就近天黑,要料理的家事是天天作循環式地不停運轉,有天大的本事,處理起來也會力不從心,何況麗質幼秀的女性姊妹,她們本已從早到晚忙得無暇歇息,還硬拗是貧彈懶散的查某才會理賣直,不但無良心,也不公平。只是冬至前後,正是考驗偉大婦女同胞超強能力的關卡,與偉大女性表現卓越能力的時刻。
「冬至」不但是尊宗敬祖,慎終追遠的重要表徵,同時是一年中日月星辰臨界轉換的起點,從冬至夜裡九時到十一時陰氣盛到頂極的「亥」時開始,隨著一秒一分的遞嬗推移,陰氣漸減而陽氣始生,陰陽相互消長,就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動力,也是宇宙永恆運轉的泉源。
「冬至」過十天是「新正」(陽曆元旦),所以「冬至」儘管農曆的日子年年不同,有時月頭,有時月尾,有時月中,但陽曆卻年年鎖定在元旦的前十天,這是農陽曆每月天數分配的不同而產生的落差(農曆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全年三百六十日;陽曆大月三十一日,小月三十日,僅二月二十八日,全年三百六十五日,與星轉一週天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最為接近。農曆調整歲餘的三年一閏就要增加一個月,陽曆的閏年則僅在二月增加一日,所以節氣落在農曆的日子,有時一差十來天,陽曆則幾乎固定不變,專屬農曆的節氣,被陽曆反客為主綁樁鎖碼,恐怕是當時設計的先聖先賢,料想不到的)。
最早,節氣是從「立春」起算,因為是孟春正月,與春節最為接近,漢唐以後,才改由「冬至」開頭(司馬遷史記:氣始於冬至,周而復生;以至子日當冬至,則陰陽離合之道行焉。班固漢書,劉昫舊唐書,歐陽修新唐書曆志皆是),是年度中具有指標性與關鍵性的重要節日,除陰陽消長外,冬至一直是年兜春節的天候「測報台」:「乾冬至,淡年兜」,「十一月二七,十二月消息」,「冬至月尾,專寒正二月」,「冬至月頭,專寒年腳兜」,「冬至月中央,專寒二九下昉」。由於先民一直很重視冬至與年兜密切的關係,且冬至是過年前敬拜祖先的「大年節」,規模與過年相近,冬至亦叫做「小過年」家家戶戶都非常隆重,「搓圓」除供拜外,每人都要食用,表示圓滿順利「加一歲」,來年必也更有「寸進」,更為「發達」。食「擦餅」,是冬至的特色,千萬不要以為食「擦餅」是主婦「簡化」菜餚的動作,而是考驗當家主婦的廚藝與刀法,十項以上的菜蔬(蒜仔、芹菜、韭菜、菜球、高麗菜、豌豆、紅菜頭等等)幾天前就要開始備辦,前一天要清洗,整理,細切(切得勻,切得細,切得快),更別以為合在一起炒,擦餅皮一包、一捲就可以食用,簡單省功,殊不知能幹的主婦們,冬至日一早起來就先「煮圓」,神明、祖先各以三碗奉敬,然後各項切好的菜配上三層肉絲、蛋、豆干絲(有的用小銅銼銼絲,菜球、紅菜頭亦同)、海蚵,分別炒熟,合炒是食用前的步驟,且要準備土仁麩、莞荽、豆芽、吮醬、魚干湯(魚干、豆干浮、三層肉,鮮中帶鹹,具消脹、壓氣、剋酸、助消化功能)等,食擦餅實是簡中有繁,繁中帶簡,化繁為簡,似粗實細,步步講究,步步細膩,步步頂真,步步功夫的特有鄉土飲食文化。
拜祖,孝祖是家族的尊祖活動,祭祖則是宗族祭祀全族列祖的盛典,按照習俗,清明是墓祭,冬至是堂祭,一次在祖墓前,一次在祠堂內,地點不同,追遠則一,金門許多宗族都行「大三獻」禮,屬於最高級、最盛大、最隆重、最禮敬的儀典,每一儀節均悉遵古禮規制,絲毫不得稍有疏怠缺失,否則非但對祖上不敬,且貽笑大方。
行大三獻祭禮必備剛鬣(豬)、柔毛(羊)俗稱「生豬羊」,分前後桌,前桌為「香案」桌,供列五牲、爐、燭、酒爵、糖塔,後桌在祖先神位前,為主獻桌,供列五牲、爐、燭、酒爵、香茗、糖塔、菜碗(八大八小)、鮮果、羹、飯、毛血、匙、箸、金帛、鞭炮、紅龜仔(備送下輪當頭者)、「風吹餅」、包仔,主祭(獻)者(通常為族房長或當頭長老)暨陪祭(獻)長老均需遵古制著長衫、馬褂盛裝與祭。
當晚由新婚者依登記先後輪值當頭,辦桌設宴(每人分配二至三桌),全族已婚男丁參與,稱為「食頭」,為族中年度盛事。
社會的基礎在家庭,家庭的穩定賴宗族的惕勵,宗親的和諧靠宗族敦睦互動,宗族的權威靠族規的執行發揮,往昔,子弟犯錯跪請族長「刊薰吹頭」,族中大事開「祖厝門」公議,公議決定後,人人遵守踐行,「無第二句話」,那像現在人,反臉像翻書,毀諾是小事,社會上辱親、虐親、毆親、棄親、欺親、弒親的駭人新聞,像連續劇不停上演,見怪不怪。那些孝心不匱,孝行連連,尊親、奉親、孝親、養親、尋親,彰顯倫理、天理、正理普世價值的人,才值得我們尊敬。最近,竟有親父曝閨女婚前曾被男友劈腿,害閨女再度受創,男友家庭生波,公認是最無品、無格、無知的最無聊笑話。天下誠是無奇不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