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一個血戰古寧頭老兵的聲音

發布日期:
作者: 程川康。
點閱率:2,056
字型大小:

筆者為聯合報一名退休記者,也是當年血戰古寧頭,而今碩果僅存少數老兵之一。古寧頭戰役,不僅是國共兩黨內戰以來最後一次地面戰爭,也是中華民國及台灣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
因而此一戰役,國共兩黨都投入了精銳部隊。中共方面派出了陳毅的第三野戰軍一萬餘人,由一名副軍長率領擔任攻擊金門任務。而我方則由孫立人將軍在台灣訓練的青年軍二○一師為主力,並由胡璉將軍率領的十八軍及一個戰車營迎戰。
根據我方當時獲得情報指出:民國三十八年九月中旬,中共部隊進犯閩南,而在十月十七日廈門也相繼失守,金門及陷入中共部隊三面包圍之中。未久十月二十四凌晨及展開了震驚中外的一場古寧頭戰役。中共定為「碟血金門」,而我方則定為「血戰古寧頭」。
國防部為了宣揚此一戰役六十週年紀念,正緊密鑼鼓地進行籌劃,依尋二戰時候盟軍諾曼第登陸六十五週年慶祝活動模式,邀請當年血戰古寧頭老兵,重回金門戰場作歷史見證。六十年前血戰古寧頭時,筆者時任守備部隊青年軍二○一師警衛營第二連第六班上士班長,年僅十八歲。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三十一日青年軍第二○一師,在師長鄭果將軍率領下,由高雄港口登上數艘艦艇時,孫立人將軍親往歡送,並握著每個官兵的手有所感觸的說:「國家存亡,就看你們這一戰了………」。
當艦艇緩緩離岸航行金門,看見孫立人將軍久久不肯離去,舉手揮別消失在濃霧中的情景時,很多官兵都情不自禁滄然淚下。
青年軍二○一師的弟兄都很年輕,年齡平均在十八、十九歲之間,大都數都來自四川重慶,瀘洲及湖北等地青年學生,每個人都懷著一顆報國之心棄筆從戎,隨軍來到台彎。
二○一師由台灣增援抵達金門之後,隨即駐防官澳、安岐、太武山及瓊林等地,擔任艱鉅守備任務。十月二十四日晚上凌晨二時,中共部隊所屬之陳毅第三野戰軍一萬餘人,即徵用數百艘魚船作渡海工具進犯金門。筆者當時正帶了數位弟兄作巡察防守陣地之後,回到碉堡僅數分鐘,中共部隊即在砲兵強烈掩護下駛往金門灘頭。一場震驚中外三天三夜的血戰就此於焉展開。
古寧頭沙灘在砲聲隆隆中,被我軍照明彈照得如同白晝,當中共所乘的漁船攻擊部隊,即在照明暴露下,被我守備部隊強烈砲火反擊。經過數小時戰鬥後,中共部隊即跳下漁船強行登陸,在黑夜中與我方守軍短兵相接,進行你來我往一場肉搏戰,展開了慘烈廝殺。天亮後,我軍預備部隊即在戰車掩護下進行反撲,將中共主力部隊壓縮至古寧頭一個村莊內,並將其層層包圍。但中共部隊部份散兵則已流竄至島上各地草叢之中。
第二天晚上,中共又增援了一個加強營兵力,企圖將主力部隊及指揮官劫回大陸,但又被我守軍全部吃掉。
到了第三天,中共堅守在古寧頭村莊殘餘部隊,我軍在戰車及空軍雙面掩護支援下攻入村莊將其全部俘虜殲滅,古寧頭戰役到此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流竄至金門全島,暗藏在草叢中的中共散兵,必經繼續一段時間進行清掃。直到兩星期後,古寧頭戰役才正式宣告結束。
古寧頭戰役,當時的中外軍事專家評為國共兩黨內戰以來,非但是打得最慘烈的一場戰事,也是最漂亮的一場戰爭。其原因:中共所投入的一萬餘人精銳部隊,渡海之後無一生還,不是被俘,就是戰死,全軍覆沒。根據當時清掃戰場資料指出,俘虜中共部隊官兵七千餘人,戰死官兵四千餘人。而我軍戰死殉職官兵一千二百餘人,受輕重傷的官兵則多達一千九百餘人。
但依據筆者當時現場親眼目睹,俘虜及戰死的中共部隊中,有數百餘人均為三十七年徐蚌會戰中被俘虜的我軍官兵,在強攻沙灘時又將他們推向第一線,成為首批中彈倒下的自己弟兄,不禁令人一掬同情之淚。
戰爭結束後,為了保持戰場原狀,等候台灣長官蒞臨巡視,並未立即清除沙灘屍體,敵我很多戰死官兵及渡海漁船暴露在陽光及海風吹襲之下,不忍卒睹。
接著數天,蔣總統暨夫人、陳誠,蔣經國及孫立人等將軍高層長官均先後親臨古寧頭戰場沙灘等地巡察並慰問有功官兵。中外媒體也接著持續數月相繼報導我軍在古寧頭戰役的勝利相關新聞,轟動全球。中共部隊在此一戰役慘敗最大原因:根據中共俘虜供稱,歸咎於氣候及我軍誓死抵抗兩大因素。
依照中共部隊攻前沙盤兵推,原計劃的登陸地點均為金門城東一帶,但不巧當晚遇到颱風漲潮,而將載兵之漁船吹向了古寧頭一帶沙灘,部隊上岸發現地形有異後,指揮系統全部打亂,最後在各自為戰,遭到我軍猛烈反擊抵抗而潰不成軍,死的死,俘的俘,一萬餘人精銳部隊遭到全軍覆滅,無一生還。
二○一師結束戰爭後即調回台灣。數日後又奉令調往韓國參加韓戰,但在登機前夕,美國總統杜魯門為了顧及台灣本身安全,而勸阻了我國蔣總統暫緩援韓計劃。沒多久,筆者也因戰功保送至高雄鳳山陸軍官校第四軍官訓練班十九期深造,而離開了至今懷念的青年軍二○一師。但很不幸,這支當年戰功顯赫的部隊,未久也因受到孫立人將軍事件影響,而被改編四散而終。
古寧頭戰役轉眼已六十年了,金門海灘平靜無聲,海鷗也不斷翔空,當年戰死伙伴的鮮血仍藏於沙灘之中,滾滾黃沙每天吹著,雖然吹走了歲月,但卻吹不走戰爭帶給老兵們的傷痕。
二戰時候美國名將巴頓將軍說:一個軍人最榮耀的職責,是為自己國家、土地和人民作出犧牲。而美國聯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當年被總統杜魯門兔職回國,在西點軍校作告別演說時悲壯的表示,「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這正是當年血戰古寧頭,而今碩果僅存的一些老兵的心靈寫照。更希望六十年來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安居樂業的兩千三百餘萬人民,不要忘記當年血戰古寧頭老兵們所做的流血犧牲貢獻。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