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毛集 老闆的手
做了幾十年的外食族,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對周遭的外食環境衛生逐漸重視並挑剔了起來,而長期蓄積挑剔能量最強的,莫過於那雙老闆的手,更縮小範圍來說,是「那雙男老闆的手」。
我對「男老闆的手」,已到了無以復加的「龜毛」地步,而它們也似乎故意要展現最醜陋的一面讓我看。
某個週日早起,打開冰箱,看看沒什麼可以喝的,拿起小提鍋到住家萬隆附近的豆漿燒餅油條店買早餐,這家「豆漿店」的豆漿味道很濃郁很好喝,兩三年前幾乎每個禮拜天都去報到,因為老闆娘很大方,買三十元就舀五、六杓,幾乎裝滿整個提鍋,每次買回家都被老婆唸:「你不能買少一點?讓大家喝不完!」我很想告訴她,店裡一碗賣十幾元的豆漿,如果你只買十元、二十元,人家怎麼盛你的提鍋?
買了豆漿,自然會順便買燒餅油條,明知道油條會有硼砂或其他添加物,但安慰自己:「偶而吃吃沒關係。」
老闆娘在前落負責豆漿、米漿,老闆在後落負責切、壓、拉、炸油條的工作,每次我都是瞅著老闆離開工作檯的空檔,快速跟老闆娘說:「兩套燒餅油條!」誰知說時遲那時快,老闆好像一聽到「燒餅油條」就會有直接反射動作似的,馬上跳回工作崗位,一雙油手好像在表現不怕燙似地掰開熱燒餅,再抓起油條,按住半截「我要買的」油條,對中切成兩半,再雙手並用,把油條塞進燒餅裡,我提心吊膽目睹整個流程,終於有一次忍不住了,很「低聲下氣」地告訴老闆:「你能不能用夾子夾著?」老闆用一付像是看到外星人的眼神回望我,我想他是在強忍要罵我的衝動,之後兩、三年沒再去光顧,時間真的很容易讓人淡忘不愉快的記憶,心想再去買看看,這回去買的情況是老闆娘三十元只舀二杓半豆漿,我也豁出去地「欣賞」老闆的肉手料理燒餅油條,但已暗下決定:「永遠不會再來光顧你這家店了!」
無獨有偶,另外一雙標榜不怕燙的「老闆的手」是在台大對面的店長米粉湯,趕時間的客人,最高興找到可現點現吃的炒麵、炒米粉、米粉湯之類的小吃店,店長米粉湯口味還不錯,晚上打烊之後回萬隆住家,途經台大對面,會刻意繞進小巷子裡去快速解決肚飢,但吃了幾次,我開始「龜毛」起老闆的手,點一份油豆腐,老闆就把兩塊熱騰騰的油豆腐放上砧板,左手按著油豆腐,右手拿著菜刀切,再刀手並用,放到盤子裡。反之,如果是店長的老婆或是裡面的女店員掌爐,同樣點油豆腐,她們一定是左手拿著長夾子按住油豆腐,右手拿菜刀切好,再用刀面鏟起油豆腐,俐落地放進盤子裡,所以每次我經過店長米粉湯,總會先瞅一下店長在不在,如果他忤在那兒,我只好忍住飢餓,回家解決,通常都是店長在,所以我總是敗興的機會居多,他不知道有沒有做過統計,「店長掌爐,和店長夫人掌爐、小姐掌爐,哪個人做的生意比較多?」人家明明寫著「店長的店」,我卻「龜毛」到逢店長不買,真是一大怪事吧。
老闆的手,除了抓燒餅油條、抓油豆腐之外,端碗的時候也常讓人心驚膽跳。
有一陣子我常到羅斯福路的「鍾國雲吞料理」連鎖店吃麵,工作人員都是女生,感覺很有衛生,美中不足的就是多了個老闆的爹來打雜,幫忙端菜、收碗盤、擦桌子的,硬把我心目中的好印象給扣光了,我就很擔心他那雙黑手,麵煮好了,第一次被他先馳得點抓了花香菜進去,覺得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第二次學聰明了,在他下手前急忙出聲喊住:「不要加花、香菜!」才沒讓他得逞,但也有防不勝防的意外狀況發生。
有一次我叫一碗傻瓜乾麵和一碗青菜豆腐湯,乾麵先上,我正專心吃麵的當頭,突然發覺「老闆的爹」正顫危危的端著青菜豆腐湯快要走到我桌旁,瞄到他的黑手已到湯水邊緣,急忙伸手要接,誰知他一緊張,整碗湯震出「海嘯」,湯水在他手指迴旋過一陣小浪,再沖刷回碗中央,我噁心得只撈青菜豆腐吃,湯水原封不動留在碗裡。
記得網路上有則笑話:
「有一潔癖的男子進入一家餐廳,點了菜。 過了一會兒,他看見一個侍者端著他點的菜過來,竟然把拇指插在菜裡。
他頓時覺得很噁心,但勉強忍住不發作。後來,這個侍者每次端菜來時都將手插在菜裡。
終於,他用完餐,就向經理檢舉侍者。當然,經理也覺得這樣子很不衛生而火冒三丈,就把侍者叫過來問。
侍者解釋道:『對不起,我因為拇指受傷,醫生說要隨時保溫,所以我才這樣子做。』
客人還是很不高興,就說:『要保溫你不會把手插到屁眼裡啊!』
侍者答說:『沒錯,我沒端菜時就是把手插在屁眼裡。』」
最讓我「駭然」的是,看到會舔手指的老闆,大約七、八年前,我在台北市的南昌路開家小店,店裡沒有廚房設備,完全靠外食,同安街臨汀洲路有家自助餐做的口味不錯,只是價位較貴,隨便點三、四樣菜,七、八十元跑不掉,曾經在他對面也開過一家自助餐廳和他拚,吃一餐只要四、五十元,但菜太難吃了,吃過幾次就倒盡胃口,果不其然,沒幾個月,便宜的那家店倒了,可見「店在做,人在看」,只好重回原本那家店的懷抱,但在這家店裡,卻有好幾次讓我看到老闆的「驚悚畫面」,那家自助餐的白飯很Q很好吃,老闆用飯瓢盛飯給客人時,盛的時候難免會把QQ的米粒黏到手上,老闆竟在盛飯之餘,用舌頭把手上的一粒粒白飯舔進嘴裡,天啊!要強調我家的飯多好吃,也不必如此「現身說法」呀,還好過了一段時間,老闆自己一個人戴上口罩,我分析可能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某位客人比我勇敢,當場制止他這種舔飯的恐怖動作;二是店裡的同仁覺得不妥,要求他改善;三是他可能無法控制舔飯的動作,只好用口罩來阻擋這種衝動,而老闆戴口罩等於做了如下的宣示:「大家放心來吃飯,老闆不會再舔飯!」
當然,一味指陳「男老闆的手」是失公允,老闆娘的手有時候也是令人不敢恭維的,我現在開的小店在萬華,有一陣子常到附近傳統市場裡的一家生麵條店光顧,老闆娘很會做生意,我滿喜歡她的寬板麵、菠菜麵,麵都裝在大塑膠袋裡,要幾團就抓幾團,有一次去得比較晚,接近中午時間,人潮稀落,遠遠看到老闆娘坐在地上,用手摳著鼻孔,看到這個動作時,我已走到攤位前,老闆娘也看到我,她的表情有點尷尬,我是要買寬麵,真想整袋買下,但太大袋了,只好硬著頭皮說:「買六粒。」老闆娘連手都沒擦(我想她是要證明剛剛沒有摳鼻孔),就伸進大塑膠袋抓六個麵團給我。
很多店老闆常常很納悶,我的東西那麼好,為什麼生意卻愈來愈冷清,其實是他們一直在「嚇跑」客人,好的習慣會令人印象深刻──如百貨公司電梯小姐的清脆問候語:「歡迎光臨,請問上幾樓?」日式連鎖店早上營業前,全員站在門口做體操、喊口號;但小小一個不雅的動作,卻也會讓客戶望而生畏,最後是敬而遠之,這些不必花錢就能做到的形象廣告,誰能掌握箇中三昧,誰就能贏得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