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樂活的天地

發布日期:
作者: 歸樵。
點閱率:559
字型大小:

池塘裡的斑嘴鴨,帶著剛出殼幾天的雛鴨,悠閒地游水,對於我在池岸的出現,既不驚慌,也不逃逸,很自在地游入蘆葦叢裡。我停留在池岸靜待片刻,不久之後,母鴨帶著雛鴨又游回池中,樂活於牠們的天地之間。
野生的鴨類有很多種,但都具有遷移性,秋來春去,對於生活的環境,警戒性很高,若有任何異動,立即展翅飛逃。冬季到金門越冬的野鴨,如綠翅鴨、綠頭鴨、赤頸鴨、琵嘴鴨、針尾鴨、鳳頭潛鴨等,種類不少,數量也很多,在任何湖池、河口都可見到牠們的蹤影,但牠們只要發現人類的走近,立刻起飛逃避,可見野鴨類對環境的異動,或人類的突然出現,反應敏捷。
野鴨屬狩獵性鳥類,牠的肉質甜美,自古以來,便是人類狩獵的對象。詩經國風(八)女曰雞鳴篇,寫著: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鴈」。
此詩如譯成白話文,如下:
女的說:「公雞開始鳴叫了」。男的說:「天還沒有完全亮」。
女的說:「你起來看看」。男的起來看了之後說:「東方的啟明星已經很明亮,鳥兒也快醒來到處飛翔,我該去射野鴨和鴈的時候了」。
這是描述一對年輕恩愛夫妻的對話。三千年前寫的「詩經」,就有狩獵野鴨的記載。野鴨對環境異動的敏銳反應,可能係因人類長期的獵殺,所累積經驗的自然反射動作。所以一旦發現人類趨近,就先驚恐飛逃為妙。然而,在金門湖池生活的斑嘴鴨,對人們在其面前出現的反應,則出奇地遲緩而無所懼怕。斑嘴鴨原是候鳥,秋來春去,每年做有規律的遷移活動。在金門野鳥學會尚未成立之前,1988年台中鳥會會員陳信安到金門服兵役,利用例假日到處觀鳥記錄,在1年的時間內,共記載金門鳥類185種,這是最早的金門鳥類觀察報告,該報告中認為斑嘴鴨是金門的普遍冬候鳥。1996年莊西進撰寫的「金門地區賞鳥指南」,報導斑嘴鴨在金門已全年可見,顯示這期間已有部分斑嘴鴨開始定居金門,並在島上產卵繁殖,不再來回奔波。什麼原因讓斑嘴鴨願意留居金門,不再隨氣候的轉變而遷移?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就個人的淺見,其因有三:(1)1990年以後,金廈之間不再互為砲擊,使島上生境得以安靜生息;(2)金門人民的友善態度,不予網捕獵取,使牠們樂於安心、無牽掛的生活;(3)也可能是全球氣候暖化,使牠們能在比過去緯度更低的地區繁殖。
斑嘴鴨原本非金門留居鳥類,而今願在金門繁殖生活,長住而不再遷徙,這就金門的環境,顯示出什麼意義?金門自然環境的恬靜,食物取得(斑嘴鴨是草食性)的便利和人民的友善,生活中沒有受到任何獵捕壓力,或棲地縮小和破碎化的威脅,於是成為斑嘴鴨的樂活天地。當然,它也是人們生活的樂活天地,君身置其中,能不珍惜?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