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輕彈交響曲
八、追不回落跑新娘
島嶼的女孩這麼多,男人為什麼要跑那麼遠去尋姻緣?
相親一樁樁,攜回新娘表情感。思親在即要回鄉,枕邊人一去不復返,獨留丈夫淚滴裳。
相親團,去相親,挑選一個二度婚姻的女人,以為會安分,發了二十幾萬將她娶回家鄉,同床姻緣短時間,說要返鄉探娘親,提著行囊回故鄉,左等右盼,望穿秋水,不見芳蹤。
雙人床,一人獨睡,冷天不溫暖。他嘆息,一念之差,放她回家,人性的考量,就從她的思娘親,淚眼滴,摟在懷裡撫情緒。纏綿之後,要她快去快回。
有一段婚姻,也有一名小孩,丈夫愛上酒家女,她憤而離去。當走出了變調的婚姻,再覓第二春。
島嶼的男孩擄獲了她的芳心,一見鍾情,跟他返金。視訊裡的母女相見,她的母親不忍心她嫁這麼遠,母女聊天心境不舒爽,淚眼婆娑要女快回鄉,甚且前夫要她續前緣,她毅然決然離開夫君,不續良緣。
男的追不回愛妻,想離婚怕要再花一筆,就這樣擱著難處理。
身上的一塊肉固然不捨,但收取的聘金自該妥善處理。婚姻如果難維繫,清楚的衡量現今狀況,歸還彼此的信物,免落人口實。
九、一技之長留家鄉
麵包廠商數十年,隨著駐軍撤離,營業額下降,轉業其他。繞了一圈,又回原點。
家族的經營,在阿兵哥多的年代,目標正確地選擇糕點的販賣,從基層的店面,再到各福利社的門市部,生意越做越大,錢財越滾越多。但賺錢也是有時候,隨著一波波撤去的軍隊,影響甚鉅的生意也告一段落,宣佈熄燈。
親戚對岸有數棟房子,不租人也不賣人,擱著嫌浪費,邀她管理,繼續做手藝。反覆思考,舉家遷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切需從頭,而且看盡諸多男人暈船暈得厲害,怕他包了二奶不回頭,甩了她這黃臉婆。
話畢,愧疚地跟站在我身後的另一半道歉:「不好意思,在你面前說男人不好。」
「我從來沒到過對岸,沒關係,妳儘管暢所欲言。我連大小金門的小船都會暈,所以不敢坐船,看來二奶與我無緣。」另一半打趣地說。
我則告訴她要對自己有信心,事業的開創,要看時機。而且事業的第二春,得來不易,甚且孩子也傳承了她的衣缽,留在島嶼,至少有個溫馨的窩,就算所賺不多,終究吃穿免愁,也多了一分安全的寄託。
十、留一盞燈的用意
來金居住十幾年,換過一個又一個的地方,都是租賃而居。
一個月數千元的租金,夫妻都有工作,沒有經濟的負荷,但終日出門在外,返家門窗有異樣,倒有心理的負擔。
口述年輕時候曾風光,珠寶是身上的行頭,軀體不穿地攤貨。到了鄉下居住的地方,時髦的打扮難容於現實的姑婆圈。於是,她改頭換面,做了村姑的打扮。
卸去了濃妝、取下了首飾,連氣質也不見,活像一個三姑六婆樣。開始了串門子、聊八卦,打入了女人愛說他人閒話的圈圈。久而久之,她覺得自己矮了身段,怎麼跟他人一個樣。
選擇離開女人圈,過著有志一同的生活圈,出入皆平安。但回家之後,突地而來的驚悚,門鎖有被破壞的跡象,她知道,事情大條,原因出在常出門不在家,陰暗屋宇無燈光,間接告訴宵小有機可乘的空間。
用了一點智慧的她,爾後出門,門窗深鎖但不關燈,她要讓他人以為她是在家的。
輕啟一盞燈,照亮狹窄的巷道,也留一個安全在心頭。
十一、老闆娘的志工心
她曾經營過美容美髮,也牽過無數年輕男女的紅線,有人喊她老闆娘,也有人叫她媒人婆。沒心機,大剌剌的個性很好相處。
二十年前在街上經營美容院,旗下擁有多名的設計師,美髮椅兩排並列,常是座無虛席。
繁華的街道儘是來往的人潮,每天湧入店裡的客人,無論達官顯貴或平民百姓,她都細心呵護於他人髮絲的美感。客人在解決了三千煩惱絲之後,與她結為好友的不計其數。
因緣際會,她做起了「玉」的生意,玉珮與玉鐲是島上阿兵哥的最愛,一買一賣間,不需太大的店面,口耳相傳,不是很高的價位,薄利多銷贏得了許多的主顧客。
隨著孩子大了,她抱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一顆愛心,決定投入志工的行列。當她穿梭於醫院的一角,一包包的用藥從她手中包裹完成,她有著一股付出之後的成就感。
未來,她還要走向更多的志工路,當她知道還有其他地方有需求,自告奮勇地願意協助,並且來電告訴我,回饋社會、幫助他人,她義無反顧。
十二、巧手烹煮餛飩湯
活了這把年紀,這是我第一次學包餛飩,而且是跟年輕的女孩拜師學藝。
餡料準備齊全,香菇泡軟,與豬隻的前腿肉放入絞肉機,加入馬蹄罐頭絞過兩遍;白丁蝦去皮和去腸泥,用刀面拍碎;蔥末、芹菜末與高麗菜混合,與前者一同攪拌,加醬油、麻油、蒜蓉醬、鹽巴、味精、胡椒粉。
正方形的餛飩皮攤平,中央放入少許碎肉,對摺再對摺,黏緊。
下鍋的時候,水煮沸,貢丸對切,白菜切細,餛飩輕輕放,鍋鏟輕輕動,浮上水面即可食用。
年輕的女孩教學認真,輔導學子得了無數的獎,遊走廚房,一點都不含糊,我從她那兒學了包餛飩的技巧,以後家人在食的方面,多一項選擇。
女孩教學的態度,用心看得見,不矯揉造作,乾淨俐落的表現,從她藝術領域裡便窺知一二。
挖掘了這個有母愛的女孩,她幫孩童擤鼻涕,也在製作生命樹的過程,耐心而細心的教導孩子們,從「心」開始。
十三、擺攤賣麵不怕苦
訂婚的時候,我幫她發了喜餅,沾了喜氣。轉瞬間,她已育有一兒一女。
長相極甜的女孩,娘家開餐飲,父母親均有一技之長,傳授兒女技藝,未來傳承有希望。
夫家經濟不錯,小倆口謝絕長輩恩典,出外自食其力。
菜市場的一角,擺起了賣麵的生意,透明的塑膠布圍籬成一個小店鋪,幾張餐桌椅,配上多元的經營,吸引顧客的眼睛。
離這不遠處的地方,曾經她的母親也從事餐飲的服務,奈何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眼睛有異狀,手術見陽光,療癒的過程,忍痛暫歇心靈的寄託,收擔修復,待他日再重新出發。
欣喜見到女兒與女婿願意卑躬屈膝地靠自己打天下,她的母親一絲欣慰。當看到冷颼颼的天候,兩個年輕人依然起個大早,開著愛車載上一盤盤的滷味與食材,在市場的一角輕啟瓦斯爐,鍋中的白煙嬝嬝,熱氣奔騰地驅散寒氣。客人一波接一波,叫碗陽春麵,配上一盤小滷味,食得溫暖。
生意攤雖然不是常常座無虛席,但人來人往的客人,奠定了客源的基礎,無論是內用還是外送,年輕人願意如此,算是好樣兒。
十四、不打草稿的謊言
說謊不打草稿,年輕習慣,年老固定,一輩子習以為常,真是教壞了小孩。
他說自己已經八十幾歲了,德高望重,要後進學學他,一輩子不撒謊,但卻一次次地被抓包。
貞潔烈女是他的最愛。他卻娶了死了老伴又生了好幾個孩子的女人為妻。
他說家庭教育成功,兒女成就非凡。屈指數數,遊手好閒的多。
他說許多達官顯貴都是他的朋友。從來也沒看過大官進入他家。
他說房屋一幢幢,收入一疊疊。數來數去,就那麼一棟數十年的老房子。
他說自己恩怨分明。平日卻是欺善怕惡。
他說自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一路走來,耍詐玩心機,上當受騙的人不計其數。
他說人格至上,從不賒欠,與人金錢分明。小則沖洗照片數百元,好幾十年都不還,店家傻眼;大則族繁不及備載。
兒子交了女友,年輕人互動間的親密舉動,現代社會稀鬆平常,沒啥好炫耀,但臉上貼金地得了便宜還賣乖,嫌人家不配當他家的媳婦,將女孩說得一文不值,而另娶了他人。當苦思無頭路,三餐難溫飽,厚著臉皮找無緣的親家幫忙,又大言不慚地數落人家的女兒,逢人臭蓋櫻桃換小酒、辦桌有頭路。當事人傻傻地進入他家,不知宴無好宴,也不了背後閒話。
鄰居門面換新,廠商不合格局,自己重新處理。他老人家四處胡謅,指他人工程難做,不找麻煩事不休。
人狗一家,活在過去的年代,大人亂噴灑,帶起寵物也如出一轍。
全身上下,頭重腳重,就是看不到德高望重,常常聽他說自己年歲已大,再活也沒多久,企圖引人憐惜。要別人尊重他,卻不知自重。
愛吹牛的個性,喜歡撒謊的習性,就算蓋棺前的論定,只要嘴巴能開,口能說話,肯定德行依舊在,這應驗了全身死了了,就剩一張嘴巴沒爛掉。
十五、居家服務虔誠心
一群志同道合的志工走入了獨居老人的家中,為他們輕整門面,過個好年。
鄰居阿嫂一臉笑盈盈,詢問真打掃還是假打掃?一臉虔心的志工群表態當然是真打掃。一顆愛心不是作秀心態,而是為老人家付出真情感。
鍋碗瓢盆、大桌小椅、門窗清潔,有的洗、有的刷,分工合作,環境無憂。
有些獨居的長者,平日就有打理居家的習慣,他們從年輕養成的習性,無論年歲到哪裡,愛乾淨的心是他們不變的真理。他們認為,清幽的環境,身心舒適,看了眼睛也舒服。
但是,有些身虛體弱的阿公阿嬤,力不從心,那就需要旁人的協助。現今的志工群,出門服務的都是些上了年紀的男男女女,孩子大了,生活無慮,找點心靈寄託,回饋社會地方。
反觀年輕的族群,求學與上班,不是他們不熱衷,而是時間不夠用。現代人上班,除正式公務人員,薪水較優渥,其他勉強溫飽,要出去當志工,有些人認為,不如拿那些時間出外找工作,有幹活有收穫。
有錢有閒的人當志工乃回饋社會的一種方法;沒錢沒時間,撥空出門,盡一己之力,愛心擴及四面八方,不該引來異樣的眼光。
清潔人員一天數百到數千,捨棄收入,善行湧入,虔心地居家服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