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人物側寫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點閱率:650
字型大小:

 十二、面具
夜深人靜的晚上,她推了婆婆一把。
年事已高的老人家跌坐在縫紉機旁的椅子上,無辜地看著她。
社團常有她的身影,活躍於舞台的女人,外表看似溫柔,實為潑婦一個。
站在她家門口,看到了目無尊長的一幕,是該掀開她假面具的時候。「婆婆大聲講、媳婦小聲回」,她家則是「天地倒反」,她一臉冷漠的表情,從沒給婆婆好眼色。
公婆的節儉個性,賞賜她一間市價千萬的店面,讓他們夫妻耕耘。不用勞力、不需本錢地坐享其成,當公公離去後,婆婆是她的眼中釘。
溫順的婆婆,給了凶悍媳婦爬到頭上灑尿的機會。沒有老伴的加持,她毫無尊嚴地活在人世間。人雖高齡,當選過模範的媳婦教他人孝道,從沒對她盡孝過。
視若無睹於婆婆的病體欠安,每晚樂音高揚,腳上的高跟鞋,踢踢踏踏,不管病人身體要復元,需要安靜休養的時間。
婆婆走了,她簡單處理後事,拔除了眼中釘,鬆了一口氣。同樣地,留在世間嘗苦難,沒有一絲尊嚴的婆婆,她的走,也是一種解脫。
褪去了黑衣褲,她在音樂的伴隨下,享受著她的人生,一如往常的親和。除了她的丈夫,惟有她自己知道曾做過什麼缺德事。
十三、騎樓下的身影
不用上演員訓練班,天生「奸臣臉」的他,總喜歡穿梭在人來人往的騎樓下,說張三不是、道李四長短。
外型與內心相似度百分之百,「心壞無人知,嘴壞眾人知」,他樣樣都很壞,專門搞破壞。
一樣開店做生意,獐頭鼠目的他沒有好前景,事業成為半歇狀態,幸有老人年金供他日常花費。
驅走了賢慧的兒媳,年輕人出外自食其力;自作孽地再來一對,此刻趕不走,無法「清幽」。三代同堂的結果,難享天倫之樂,終日眉頭深鎖,當起了「老奴才」,侍候著下下代。
兒孫上班與上學,他樂得清閒,戴著一付老花眼鏡、叼著一根香煙,在騎樓下走過來、晃過去。沒人理他,自討無趣地回家。
回家與老伴相對看,從年輕就喜歡塗一口很紅的口紅的老伴,無法討得他的歡心,屁股還沒坐熱,又逛了大街,再逛也是那條離家最近的騎樓。
一條街,多種營業,他最喜歡看辣妹,辣妹白了他一眼,嘴中喃喃自語「老不修」。他識趣地離開,但真的沒事做,又折了回來,身影一晃一晃,成了不折不扣令人厭惡的人物。
有一天,騎樓下不再出現他晃動的身影,大家都感清靜。原來他又另覓新居,開著那部老爺車,老遠地到一個很多「眉眉」的地方,不甘寂寞地繼續晃呀晃………
十四、孤影
櫥窗外,一個孤單的身影獨坐,手中的杯子倒滿著熱茶,沒心情品茗、沒意境嗅其清香味,腦海盡是殘破不堪的回憶。
他的眼神呆滯地望著遠方,看人來人往,心底五味雜陳於家的不平靜,那遠嫁的女兒離異後,成了他心裡最大的隱憂。愛面子的他,曾是風光嫁女,如今破鏡難圓,美夢難實現。而自己的事業,越做越窄,終至關門一途。
自己無法鴻圖大展,換人做做看。靠著每月的租金度日,想安享晚年,無奈家裡又出狀況。
每天眼睛一張開,如行屍走肉般地,沒有人生的歸向。有天,他突然當起了「報馬仔」,樂活了起來。
他開始守候於挨家挨戶的突發狀況,如徵信社一般,樂此不疲地享受著他的嘴賤。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的路,越走越窄,猶如他的生意,最後失敗。
他那孤獨的身影依舊徘徊,髒兮兮的衣服還是那一套,在大熱天,經過他的身旁,異味襲鼻,他自己沒感覺,呼朋引伴,最後還是自己一個。
他依然坐在櫥窗外,孤零零地看著來去的車輛,偶爾,吸一根菸、下一盤棋,這已是他人生最享受的時刻。大部分時間,他無所適從地、連自己都不清楚所為何來?
十五、小蝦米扳倒大鯨魚
大師級的人物,倒臥血泊中,她是始作俑者。
她是已婚的女人,他是已婚的男人,一拍即合地、他為她金屋藏嬌於無人懷疑的地方。
他為她開了一家店,讓她掌權。她年過半百,臉上的皺紋道出歲月的痕跡,業績不怎地,按理該淘汰於人事異動的出局。但他心甘情願、不說半語,繼續維持於入不敷出的主雇關係。
出差,是幽會的好藉口。男女二人瞞著各自的另一半,走遍鄉村與都市、玩遍青山與綠水,在兩人的世界裡纏綿綣繾。
他高大、她瘦小,不成比例的外型,沒有影響兩人某方面的協調度。無論男上女下、還是女上男下,相遇許久、相處多年,從不厭倦。
他倒下於縱慾過度,揮霍於「血水」的無止盡;瘦乾的她,又是如何辦到?
當他躺在床上,她沒有難過的神色,穩坐地下老闆娘的位子。還有思維的他,怎不恨之入骨。
他的心中有想法,嘴巴不能說;她則視若無事,不去管業績,無人能取代的權利已掌握在她手上,她不怕、真的不怕。
十六、天公不作美
「六月一閃沒半滴、七月一閃跑不及」,接連的雷聲大、雨點小,在酷熱的六月天,渴盼一滴水都困難。
夏季的燥熱,沖澡舒暢,待在冷氣房更順暢,只是帳單出現,可觀的電費讓人暫時憋氣。
「歹年冬」,沒有豐收的喜悅,叫苦連天有播種、沒收穫,望天興嘆又奈何。好幾個傍晚,走在鄉間,賞明媚的夜色、聽蟲聲呢喃,忽然天上一波波的金光劃過,隨之雷聲四起,以為就要下雨了,匆忙的腳步,因阿婆的過來人經驗突然止步。老人家口中的俗諺俚語,道出了節令的規則,她說了很多,耳朵雖然有在聽,回家之後忘得一乾二淨。
收穫的季節,是農人的喜悅,而今年卻欠豐收,苦中作樂,除當運動健身,又能如何?往年的瓜農,在六月的時候,搭一個棚子遮陽,瓜果結實纍纍,按斤計兩算,過路的人客紛紛停下腳步,為瓜農帶來不少財富。
今年氣候異常,既下大雨、又出豔陽,瓜農叫苦連天,西瓜死翹翹、香瓜好不了,還沒露臉,就宣布存活沒希望。那天路過一片田野,遠遠就瞧見一處遮陽棚,那是瓜農的血汗,也是我們歡喜見到的景象。我們停下車,買了兩顆回家品嚐,不出手,請瓜農幫忙挑鮮甜,回家刀子一切,白色的果肉,四周是變調的顏色。看來,瓜農沒有喜悅的神情,歸咎於天公不作美。
十七、買賣
買賣的糾紛,時有所聞。
她有購物狂,無法節制地看到東西就想買,總超越所需。親人為之頭痛。她訂購了一架價格不菲的鋼琴,廠商由台下單,就要運輸,親人發現,連忙制止。一通電話,廠商了解實際情形,不追究地放她一馬。但這樣終究治標不治本,親人必須膽顫心驚地隨侍在側,一有風吹草動,立即危機處理。
老人家走進一家早餐店,點了一碗廣東粥,然後走出店門,不知是不耐久候、還是記性差、急著要回家。隔幾天,她又走進早餐店,一樣點了廣東粥,等候許久,其他客人一個接一個地取走,惟她孤獨守候。老人家起身,問明究竟,商家不疾不徐地說,不做她的生意,她已列入黑名單。雙方你來我往,留下疑惑於客人之間。
服飾店的老闆娘一天穿一套、褪一套,標示牌沒藏好,露出衣服外,隔日繼續賣,眼尖的客人看穿,戳破了她投機取巧的心態。老闆娘為堵住她的嘴,半買半送地給她優惠,從小閣樓取出許多過季貨,衣物上頭留有異味,表示屋宇狹小、潮溼又通風不良。陰暗的燈光,她看不出異樣,半信半疑地買回家,在陽光下發現瑕疵連連,回頭訴端詳。老闆娘心裡有數、這些早該丟入資源回收車的衣服,好不容易遇見了冤大頭,平白賺一筆,不輕言退貨又惱羞成怒。一傳十、十傳百的結果,服飾店再也沒有往日門庭若市的生意。
她在自家二樓,盯著對面的小吃店,小菜一碟碟,前一個客人用餐完畢,剩下的菜餚拼裝下一盤,上頭的「舖盤」美美、下方的則是拼拼湊湊。她良心建議,勤快一點自己煮,少吃外食。外食族擔心吃到不潔食物,也擔憂病從口入、各項疾病傳染。三餐老外的人們,不吃這家,也要吃別家,哪一家才能讓人吃得安心?
十八、入厝
婚後組織小家庭,簡單地翻閱日曆上的黃道吉日,安神位,拜地基主,即全家遷入新居。
數年後,老家的新屋完工,礙於在國家公園範圍內,高度不能超過規定的標準,三樓半的建築,頂樓的佛廳,狹窄與低矮、出入的不便,令人傻眼。整棟外觀雖然美輪美奐,裡面的格局與實際需求大有落差。
手足之間,另一半排行最小,而上有長輩,這棟現代化建築,從頭到尾,我們高度配合、沒有參與意見的空間。當大功告成,自然與心中理想的家園差之甚遠。
入厝那天,遵從公婆旨意、依循古禮,在看好的時辰裡,於清晨五點,全家起個大早,驅車回到老家。公婆走前方、我們跟後面,公公手中灑銅板,大富大貴大發財;婆婆拿米糧,世代豐衣又足食;先生捧斗燈,添丁進財入家門;兩個兒子端鳳梨,好運旺旺跟著來;女兒提油、我拿發粿和紅圓,從樓下到佛廳,拜神明、燒金紙、燃放鞭炮。接著以牲禮、湯圓、菜碗、金紙,拜「樑神」,庇祐平安順遂、福祿壽喜。
新的流理台,洗手作羹湯,未請婆婆先行嚐,因我不是新嫁娘,婆媳相處已近二十年,口感的喜好我明瞭。按習俗,在新居煮,熱騰騰的爐灶,人氣興旺。地基主拜過,全家圍成一桌,入新厝也慶團圓。
暫住舊居,新厝選擇來來去去。(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