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千手觀音

發布日期:
作者: 楊若林。
點閱率:860
字型大小:

《不論是否為佛教徒,人們與千手觀音相遇之際,心中不自覺感
受到的祥和氣氛,確實讓人記憶深刻而且懷念不已!》
從大武山《海印寺》禮佛回台之後,對於這座初建於十三世紀中葉的古剎,不但充滿莊嚴與肅穆之心情,對於其經過數百年時空與歷史之洗禮,迄今仍然屹立在太武山兩高峰間之凹地,庇護著遊客與芸芸眾生,更提供了宗教與信仰的精神慰藉,尤其令人感到敬佩不已!
據文獻記載,海印寺在宋度宗始建之初,係主祀《白鬚公樂山通遠仙翁》,不過在八二三砲戰時受到重創,之後重建乃主祀觀世音菩薩,持續扮演著戰地守護神之角色。
回想起海印寺一方古剎的影像,不禁想起觀音的慈悲,更記起當年愛蘭山莊之遊,在清幽小徑瞻仰千手觀音的甜蜜往事…
從平整的丘陵台地走下去,距離愛蘭山莊不遠的地方,有一座興建多年的歷史古剎,寺廟內供奉的神祇,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觀世音菩薩。
在佛道分際不太明顯的民間信仰裡,大慈大悲觀音菩薩的形象,就好像鄰家大嬸一般,總是充滿著親切而和藹的容顏,並且樂於助人而有《聞聲救苦》的稱號。
「觀音寺裡有一尊千手觀音,據說是國內頗為罕見的造象其中之一;面對著千手千眼的觀音菩薩之際,心中總是充滿著無限歡心與法喜!」她以一種虔誠的語氣,告訴我這樣的感覺。
身處於不太張揚的寺廟裡面,看到她所介紹的千手觀音時,不禁雙手合十而虔誠的膜拜,並打從內心深處,興起一種祥和而平靜的氣氛,宛如古典章回小說故事情節當中,沈浸在古木參天而梵唄裊繞的古剎,並且不自覺而感受到喜悅的氛圍。
從古剎廟埕往東南方望去,隱約可以看到她的住家;座落在青翠林木之間的愛蘭山莊,其實在我們的心目中,那兒就是美麗而溫馨的家園。
山莊是一個單獨三合院的平房格局,從大門走進莊園的時候,兩旁盡是開滿奼紫嫣紅的花朵,競相綻放著優雅香氣的各種植物,不但井然有序的點綴在園子裡,而且無不展露其生機盎然而活潑的樣子。
走過花團錦簇的花園之後,往右邊轉入三合院的莊園,迎面而來則是典雅而整潔的主體建築;雖然姑且美其名為《愛蘭山莊》,然而事實上那是簡單、樸素與雅緻的住家,頗符合主人低調而含蓄的個性。
在圍牆與院子之間的綠地,呈現了主人喜愛園藝造景的雅興,依然是種植各種翠綠的植物;其高矮適中的喬木與灌木叢,並不會把三合院的景觀遮住,所以還保有極其明亮而寬闊的視野。
「平常從山莊往外望去的時候,可以看到不遠處的河流,從霧社沿著山路蜿蜒而下,經由眉溪、人止關一路下來,並繞經愛蘭而形成一個小彎,然後以平緩的節奏往下游流去。」她很高興介紹家鄉自然風光。
然而從觀音寺往回遠眺時,我們所看到愛蘭山莊的景致,卻有著迥然不同的感覺;那樣的景觀似乎介於飄緲與實際之間,彷彿是國畫中的瑤池仙境,反而覺得不太真實。
這樣難得的經驗,就好像從平地仰望高山之際,其所看到的景物與模樣,總是不同於身歷其境時的感受;而且從高山上往平地遠眺的結果,其所欣賞著宛如火柴盒一般大小的景觀,當然讓人覺得非常有趣而新鮮極了!
此種造訪千手觀音古剎,以及遙望愛蘭山莊之間的相對位置,在心中所浮起的感覺,彷彿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的心情轉折;雖然我們不是古時候的文人雅士,不過在當下的心情,卻也隱約可以體會其中之意境。
然而不管是寧靜祥和的觀音古剎,或是溫馨典雅的愛蘭山莊,對於我們而言,兩者都具有特別的意義;其一是她所喜愛流連的地方,另外一處則是她所眷戀而溫暖的家。
在夜深人靜的時刻,想起這些難得的記憶與因緣,除了充滿溫馨的情愫以外,似乎也感染了菩薩慈悲的情懷,所以能夠串起一座美好的心靈之橋,讓我們得以惜福而感恩的心情,彼此珍惜著這些共同擁有的美好記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