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識牛
處暑後的一場大雨,緊鄰住家的後牆邊,有一處林伯放牛的荒田,群牛踐踏,那蹄涔深處,夾雜在糞土裡,有著生意盎然的草綠,那長出的青翠,尤其是在雨後的滋潤,顯得無比精神。別看那荒蕪處,有著無限生機,早已忘了那紅荔流火的酷暑。
過了處暑,白露隨到,從傍晚到天明,大地露水重重,有如下過一場小雨,露珠兒沾在曲徑邊的草尖上,微微晃動,當晨曦浮出,晃動間,閃爍著晨光,像無數的小小水晶,不但妝點這處幽幽曲徑,也給了小草滋養。不一會兒,日頭高掛,步履伐徑,草偃而零亂,那滾落的小水晶,早已消失在幽幽裡,那裡是林伯飼牛與耕作的出沒處。
就在雨後的某日,林伯提犁拉牛,開始來回犁起那處荒蕪,猜想林伯又要「壓蕃薯」了。去年,吃了不少他種的蕃薯,今年肯定又有口福了。翻土處,土仍是濕的,林伯意在蕃薯苗壓下去後,不必再辛苦灌水。每次他都會利用雨後犁田種蕃薯,之後就讓它們自然生長。林伯太了解蕃薯的堅韌,不必施肥、除草,只靠雨水它一樣長得蕃模薯樣,雖然土裡的薯根老是長得不怎麼樣,但茂盛的藤葉,卻是群牛最豐富的營養品。就像他老人家一樣,年過七十,靠著養牛、賣牛和農作,養活一個折翼的六、七口之家,他一樣樂觀的過著農牧的日子。
兩個月前,故意將廚餘的南瓜籽丟棄在林伯的田邊。數日,果然長出兩株南瓜,靠吸取清理陽台的污水,愈發茁壯,四、五支蔓藤,沿著田邊一路延伸到田中央。林伯犁田時,把南瓜的藤蔓轉彎,讓它向田埂邊伸展;此時,藤葉間已綻放出一朵朵金黃色的大喇叭花,公花和母花交替的開著,母花蒂下的小南瓜也呼之欲出。欣喜之時,林伯說,你把藤心摘斷,它會分支散葉,更加茂盛,真的嗎?還沒來得及出手,林伯犁過田邊,彎腰順手摘掉藤心。如今,真如林伯所說,枝葉繁盛,南瓜也長大了,讚歎大自然的生命如此耀眼,如此美妙。
下班回到家,已是落霞滿天,歸鳥飛急,那烏臼樹陰,遮蔽了整個住家,好不清涼。泊好車後,不經意的往蕃薯田望去,那蕃薯苗已高高挺起。此時,一陣陣醋酸夾雜著牛糞臭迎面而來,樹蔭下的林伯,正在用酒糟餵牛,刻意趨前與林伯打聲招呼,他正在餵食一頭母牛,牛毛淡黃,牛角初筍,胸腹寬大,四肢結實,想必是頭年輕母牛,不時搖頭晃腦,甩動尾巴拍打蚊蠅。忽然間,發現另一頭高壯母牛的牛蹄有異,像是穿了黑膠鞋,那四個牛蹄的蹄面,從蹄的前端延伸出去,足足有五、六公分長,只要牛腳踩踏,軟軟的蹄面打在地上,啪啪作響,好不奇怪。正狐疑那奇怪的牛蹄時,林伯說那叫「春蹄」,就是伸蹄,非每頭牛都會這樣,真有意思。
幾次與他閒聊之後,原來林伯是金門遠近皆知的識牛耆老,很多耕牛買賣,都出其手,他說選牛要有牛的身段,牛的下肢要圓而蹄實,胸寬氣闊,嘴方而整,齒白而齊。他不但識牛,也教牛,就利用那塊荒蕪地教牛犁田,那叫「尬犁」,他也留母牛配種生小牛,他說生小母牛,養大後好賣又賺錢,生小公牛價錢低,也不好賣。
每次從住家的陽台上,一眼望去,那遍荒蕪田野上的牛都是林伯的,少說也有二十來隻。在金門,養牛事業正蓬勃發展,都是商業用肉牛,但是畜產傳統農業用牛者不多,而識牛者更少,林伯可是識養的個中翹楚,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的堅韌、專業和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