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錄
一、發燒話題
「送餐」一文,讀者反映熱烈,有人佩服我膽敢書寫這一個區塊的勇氣,將教育界不當的一面公諸於世,同聲譴責那些為人師表不該與弱勢族群爭食。
然而,我也受了極大的壓力,有人「唸報紙」給不識字的婆婆聽,指我不該寫壞、而該寫好,老師倒飯菜,有什麼大不了。長輩的施壓,我不是第一次,而問心無愧於筆耕,是我在文壇立足的原則,敢上槍林彈雨的戰場,就不怕陣亡。就算今日在地上找公婆告密、明天到地下跟父母告狀,我心坦蕩、堅持理念,不屈服於他人的威嚇。
人各有志,我不隨波逐流,始終堅持做自己。一個寫實的作者,眼所見、耳所聞,將它躍然於紙上,對讀者群負責、也對自己負文責。
一個既得利益者,有何格調反彈於作者書寫事實的真相、而不檢討反省自我要求的不高。將午餐剩餘的飯菜帶回家,而不去幫助那些弱勢族群,主事者則是怕得罪人,睜一眼、閉一眼,裝著沒看見,這在許多校園裡、存在著普遍的現象。難道他們薪水不夠多、吃飯吃不夠?教育單位,身教與言教兼具的同時,不該省思?如此之教育,孩子有樣學樣,踏出校門,活生生的縮影,他們的未來在哪裡?鄉親難道應該豎起大拇指叫好,再為他們歌功頌德一番,給他們拍拍手、幫他們放煙火?
深入校園探索,好老師很多,他們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平日用心表現,不遲到、不早退、也不違規,可惜人氣指數不高,灰頭土臉沒人緣;至於品德欠佳的教師,本身的學養都有問題,何來身教之有?倒是有後台撐腰,心機重、嘴巴甜,記功嘉獎、獎不完。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教育下,「瓜」從哪裡來?「豆」從哪裡來?教育要往下紮根,不是作秀心態。
社會型態的轉變,連教育都走了樣,說出真相,恐怕出門要防彈。而我命一條,不受任何威脅。謾罵與圍剿,只會激起我挖掘更多社會的亂象,倘若對我作品有意見,不需找婆婆,直接找我。自結婚以來,我沒婆婆的緣分,但是我盡本分。至於寫作這一區塊,我看、我思、我寫,任何人都無權干涉。
有位校長不甘心於被網路留言,他說不能接受批判,硬指上網張貼的人是我。我是個電腦白痴,跟他澄清於網路留言不是我,但也說明此現象已是公開的秘密,他敢發誓他們學校沒有不良示範?他人要留言,與我何干?他則怪罪於我,認為事情因我而起,倘若我不揭弊,就會平靜無波,更不會引起廣泛討論。原來,這就是教育?
人如果是非不分、黑白不明,他人講什麼,不分青紅皂白跟著瞎起鬨,那還有什麼尊嚴與格調可言。
「偷吃狗、知心內」,反彈的聲浪襲擊而來,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只能說厚顏無恥的人活得較暢快。
小時候的敵我狀態,單打雙不打,躲防空洞的日子,當砲彈咻的一聲,由天際間劃過,我沒當炮灰;現在,筆是我的槍,關懷與捍衛這片從小生長的土地是我的職責,我依舊活得好端端,還沒陣亡。
寧可封筆,也不隨波逐流。雖然正義常常會遲到,但我堅信早晚會報到。
二、口角
走過一攤又一攤,琳瑯滿目的攤位,看來看去,熟悉的面孔就是那幾位。儘管島嶼常有招商的廣告,夜市擺攤、看辛苦人生,但熱絡的景象總不及台灣,帶動不了人潮。
逛呀逛,逛到一個「點痣」的攤位前,老闆看到我,眼睛一瞄,指著我左臉頰的一顆「蒼蠅屎」說:「妳臉上的這一顆痣,趕快點掉,那一顆留在臉上,會發生口角。而且點了它,福氣富貴會跟著來。」
點一顆痣一百元,去除之後,大富大貴大發財,按理應該讓他點,突然想到有一位將軍,本來平步青雲,在接受他人好心勸導下,點去了臉上的一顆痣,之後不但沒有升大官、反而身陷囹圄,吃那免錢飯。
霎那間激起的靈感,決定不花這筆錢。這張臉,「父母生成」,「落土八字時」,已註定了我的一生,在這個階段,我有兒有女、有吃有住,還奢求什麼富貴。
生來,我就不是很得人疼,而在這之前,我的一張臉,潔淨無瑕,隨著走入婚姻,孩子接二連三,孕斑、雀斑、曬斑,還有越看越像的老人斑,斑斑點點,佈滿一臉,倘若要一一去除,想必要砸下鉅資、重金禮聘一流的美容師、算命師。
已經到了這個年紀,該有的、都有了,不要富貴、只願順遂。至於口角,人不惹我、我不惹人,「隨人洗米、隨人落鼎」。人人頭上一片天,各人顧好自己的生活圈。
三、慾望
琳瑯滿目的包包整齊地排在架子上,吸睛於閒逛的女人眼簾間。看的多、買的少,因為她們不需要。
「警察來了!」攤位裡的一個男人對著另一個男人說;路人甲也停下腳步,瞭解狀況、八卦一番。
穿著制服的警員走近,與攤位裡的男人面對面,案情在裡面,原來攤位遭人光顧,夜深人靜不安寧,欲查詳情,報案細說分明。
半夜有人巡守,也會遭小偷,治安顯見需加油。受害的一方,懷疑一女子涉案,但證據不在手,求助警方找線索。
路口監視,留存每個過路者的影像出入,巡守的人員出面做筆錄、說端詳,即能受理、找出順手牽羊的一方。
屢見不鮮的場景,結局如何,我沒繼續聽。但願順利揪出元兇,不管是男是女,殺雞儆猴,減少犯罪機率,給治安加分。
堆疊如山的貨品,任憑顧客挑揀,有規劃的犯案,尋找下手的目標,得逞之後,有一必有二、有二必有三,越偷手越癢,有時成了不易治癒的病況。
一位同鄉開店做生意,抱怨東西常不翼而飛,每當特定人士進入店裡,物品就會長腳飛走,但苦無證據。跟她提了一個建議,安裝監視器。她也認為有其必要,立即處理,果然,遺失的機率越來越少,她鬆了一口氣,爾後店裡靠機器,一對眼珠子不必盯來盯去。
人的慾望無窮,手腳並用要用在正途,千萬別逞一時之快,這種順手牽羊的畫面不好看。當誤蹈法網,那就得不償失。
四、貓狗爭食
當溫馴的貓遇上暴戾的狗,那是什樣的結局?
貓有主人緣,隨性出入她的家園,成了女主人捧在手心的寵物。
每天,女主人為牠準備一大碗魚骨,牠跟進跟出、開心地跳躍著。當牠低頭淺嚐,忽然出現了一隻土狗與牠爭食,從沒看牠發過脾氣,這回氣鼓著身子、弓著腰,眼珠瞪著對方,一付護駕地盤的模樣。
花貓喵、土狗吠,吼聲越來越大,聽得雞皮疙瘩,驚動了街坊。探頭看,原是貓狗爭食、互不相讓。
女主人護貓心切,站在貓狗之間,充當和事佬。貓兒叫、狗兒吠,誰都不讓誰。女主人靈機一動,進屋再端一碗,貓歸貓、狗歸狗,劃分了界線。
屋簷下的貓狗不必再爭食,從此和平相處,看不到互鬥,只瞧見了嬉戲。不同種類的動物,開始了互動,有天,小貓竟然跳上大狗的身上,既按摩、也抓癢。就好比處於現實人生,人們的嘴臉。
五、一張名片
跨海來金工作,舉目無親,認識了他,遞給一張名片。
工人落腳公園,身體不適、突然暴斃,身上無任何物品,只留存那張名片。警方依循上面的聯絡地址與電話,找上了他。
他立即幫他聯絡在台的親人,讓他歸鄉。從未謀面的兩人,非親非故,在臨終前相遇,幫他找了親戚,不至於客死異鄉。
外地深入島嶼「討趁」,離鄉背井,「無親無戚」的男女自求多福,他們常如孤兒一般地自食其力,往往發生事故,住家在何處?親人在哪裡?聯絡無線索,如螞蟻在熱鍋。他在這樣的緊急情況之下,助他一臂之力,幫他回鄉,落葉歸根,了無遺憾。
外人說他「包山包海」,他樂在其中,要看病、他幫忙找醫生;遷戶籍、寄居他家裡,沒說一個不字,大家歡喜就好。
同一個管區,另一個則是常自掏腰包,幫助那些有家歸不得的離鄉過客,買棉被、送便當、專車接送。愛心默默做,長官不知情。
收入不是很多,愛心不落人後,十年沒調薪的日子,大家省喫儉用過日子。雖然資深,給一個人名,就知他的家境,但一年一聘,有了今朝,明日不保。在穩坐辦公室的世界裡,冷氣吹涼涼、不必風吹日晒到外面的人們,誰為其請命於他人「坐」一個月的薪水,他們要「做」數個月。
心中有愛,只問耕耘,在他們鬢髮微白的日子裡,想的還是如何普渡受苦的人群。只要他們好過,自己辛苦算什麼。
六、師生緣
師生緣、在人間,數十年的情感,毀於一瞬間。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因他的失信,師生緣盡,畫下句點。
他欠她一句道歉、更欠她一個公道。身為主事者,部屬使喚不動,任人擺佈於春風化雨的地方。要連任,不能出狀況,要她忍耐、求成全。
師長教學,有薪資可領;家長付出,志工心情。因為心中有愛,她對校園付出關懷。而當她帶著遺憾離開,難過於人情不在。
部屬有瑕疵,主管難辭其咎,當兼職人員遞上辭呈,應該快刀斬亂麻,大刀闊斧整頓一番,而非說盡好話,慰留拜託,讓校園集結成氣,主事者被吊在半空中,成了不折不扣、任人擺佈的布偶。
來自四面八方的撻伐,過於內斂、不敢批判的他豎起白旗,心中有譜是非善惡,嘴巴不敢得罪,犧牲了正義凜然的她。
每有事情,她情義相挺,因為他倆比他人多一層師生緣,在眾人論他是非的時候,她跳出來幫他解釋、擋子彈。終有一天,看出了人性,在利與益的結合下,他以生意人的心態,顧全大局,西瓜偎大邊,將她甩一邊,為了自己的前途著想,不守諾言,令她心傷。
護短,護出了危機狀況,學子紛紛走遠,家長心驚膽寒。人數越來越少的地方,不單純的原由,明爭暗鬥,全是魄力不夠。
人雖在高處,手中沒有實質的權利,迫於現實的無奈,他要她忍耐。她是個講義氣的女人,給了他許多時間處理棘手問題。當師長無理要求,家長協調溝通,被批「怪獸家長」,而他以敷衍之姿,讓她認清他的真面目,原來世上的正義沒正義、公理沒公理。她失望地離開,師生緣份,也從此畫下句點。
到了一個新環境,重新開始,雖然陌生,但見聞了大環境與小環境的差距,多了學習,更見識了人心的寬容與狹隘。當一個社區裡的大部分學子,寧可跨區到遠處、將戶籍寄居於親友處,亦不願在學區裡就讀,身為教育的一方,除加油「拉學生」,也該是省思的時候了。
離開是明智的抉擇,但她的孩子遭受了威脅與恐嚇,是他底下的人幹的好事。她去電於他,請他約束行為,他不是裝聾作啞、就是歪理搪塞,敷衍又護短,師生終於撕破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