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中書
有沒有一種經驗?手裡握著一本好書,就如同握著方向盤的旅人,準備駕車到各地旅行。卻在某個分神點上任意改了巷道,轉以投效另個專注的癮頭。使它忽焉喚醒饑餓的胃囊,對著風裡來火裡去、抑揚頓挫的頁內情節,開始起義、分泌各種食物的香氣,進而垂涎不止。
(結果非得馬上搬來一頓料理大快朵頤,否則就無法繼續──)那書中內容分明未有太多食物的地圖描繪,不過是順意提起:「阿嬤養的一隻老母雞足有八斤重,那油大概能擠出一大碗公,舊曆年時拿來炒桂圓米糕或香香的油飯,綽綽有餘了……」
或者,「家裡一群女孩正值青春期食量耗大,五公斤裝蘇打餅夾椰漿奶油、鹹甜混雜卡滋卡滋,竟然三日內就如螞蟻雄兵過境,馬上桶底見天……」幾個段落硬是帶出教人熟悉的味覺風景。
那期間,「鄉愁」的比例永遠是高昂的。我逐日發現,在面對文字挑逗這一塊,遠比被語言挑釁、圍勦還弱上許多。那是我致命的罩門吧?食物圖騰、文字意象和童年那些個懵懂混沌的自己,始終能很自然的連結、糾葛一塊,就像是自然課本裡提到的食物鏈一樣。
因此未稍加注意,整個人便陷進去,掉落感性的胡同,與一些花花葉葉隨時間蒸發亦奈何莫可,往往就是把自己撐了個半死算了。
俗話云「有準備有保庇」。不喜歡饑餓的感覺攻擊無助的胃,等下回必定買妥幾大包乾糧吃食,像難民搬營一樣扛上山。包括蕃薯糖、烙餅、花生糖、奶酥麵包、洋芋片、五穀珍果罐、大溪豆干等,可都是我從小嗜愛地。
當然幾顆沾了鹽水的醃土芭樂、蘋果切片必然不能漏失掉,那是我的天然養生秘笈「維他命大補丸」。
小六後,我個子明顯虛長不少,且食量驚人,餐餐兩碗米飯配超份量的肉菜。最愛媽媽的燒酒雞和紅豆湯圓、蔬菜煎餅、麵疙瘩等,又特別對學校福利社販賣的炸彈麵包著迷。
就一天天變成滾圓保齡球妹,贅肉爭先恐後擠出了腰圍褲頭,害我穿著藍裙子時就一定加件寬外套,把鄰居家阿姐給我的尼龍大襯衫成天披著,想一舉矇混所有。
自小受寵,故一踏入家門就是令人頭痛的古靈精怪。喜歡把書藏在棉被裡偷偷的看,入夜後母親喊吃飯,我便把菜飯全倒進大碗裡,澆一澆肉燥鹹汁,惶惶飆進書裡情節,怕晚了漏掉什麼好戲似地猴急。
文盲的母親根本不懂我葫蘆裡賣啥藥,還以為小蠻女突然懂得用功「終於能在妳爸面前稱許妳幾句了」。等她明白了我的「黑龍迺道」,壓根不是那回事,好脾氣瞬間瓦解,涕泗縱橫罰我在餐桌上寫字讀書到夜半。
國二那年暑假,吃的氣燄可更猖獗了。賢慧和善的母親受聘於鄉長的山道拓寬工程(亦即把家門口外那條迂迴曲徑變成產業道路)。
她包辦了那些工人師傅們午膳的烹煮。拿了工錢,伊絲毫不敢馬虎。三日兩頭搬出窩藏許久、沒機會發揮的好廚藝(揹負一身家計重責的她,總得掐緊十指摳省度日,才能從微薄收入內再省下一點零頭做儲蓄)。
當時家裡沒買過一本料理書,況且她又不識字,買了亦無用。母親的廚藝是自幼養成的。她從醬筍稀粥永遠吃不飽的黑洞童年裡,餐餐做著大廚夢,誓言走出沒油沒肉、舉家住工寮和被長兄凌遲的幽微歲月。
那回領了薪餉和菜錢,我看她天天挽袖大刀酬酢,真的頗有大廚架勢,心裡不免替她喜悅驕傲著!她的食譜裡諸如蟹腳蔥花炒蛋、紅蟳煨米糕、三層肉滷鮮筍、土雞干貝鍋、白切肉、冬菜蝦仁、茶油燉豬心腰子……等,都曾出現過,也都是印象以來罕見於我們家餐桌的。
那些工人師傅好相處有客氣,總是豎起拇指誇讚母親不似村姑拘謹,且做出來的飯菜「很都市化」(趕得上時代潮流之喻。)他們飯扒得快、菜又配得省。
大概常見我和弟在屋外的土庭院徘徊觀望吧──總要留下2/3美食吃得我眼臉泛油光,腰圍狠粗。(不,嚴格來說簡直已成「少女歐巴桑」的直桶腰階層了)
喜歡邊吃邊看課外書的我,從小就酷愛編織一些怪怪的情節小說,不管在日記、作文簿上,或夢境裡,我總是不費吹噓地胡亂杜選「古今摻雜、文武俱備」的獨家野史──然後伴著它們,輕輕跌進夢中,讓周大俠、梁祝雙蝶共鯗我的曲折。
我用虛擬的故事打發有點寂寞的童年,也拿它賺取級任導師們的寵幸。從小到大,總有那些不愛寫作的同學,像找到一塊會發光的石頭般,以忽然轉換的友善眼神對我遠遠地注視,即使在那之前,她(他)們於我總是極端敵對的。
至此,我才淒然地瞭解,原來受人重視攸關於「名氣」這東西,而「名氣」又是需要靠自己雙手去爭取的。斯時身邊最大的優勢股看來是文字這玩意無疑了,我遂努力抱著它攀爬起來,就好像它是一座望之彌高的山頭似地。
這即是我閱讀的緣起,當我詞窮、腦海裡彈盡援絕時,我想到學校邊緣靠茶水間的地方,有一瑰麗城堡是拿各式各樣的圖畫書砌起來的。從此每個午休輾轉難眠的時刻我即悄悄演出偷渡記,瞞過風紀股長和老師耳目,到那個夢也似的文字桃花源裡盡情漫遊。
放學後,我總是努力地打掃,在一陣混亂中排好自己負責的那一份課桌椅,計議著再一次從嘈雜世界裡,遁逃……對我來說,那是文字啟蒙中一場極重要的夢,對他人而言不足掛齒,對我來說卻是非比尋常。
多年後我仍然忘不了當年的喜好初衷,不停寫、還有不停看,以行動報答那群一路扶持的貴人及親人,包括文盲的母親以及那間堆滿珍貴寶物的小學圖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