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桃花源續記

發布日期:
作者: 敖古仁。
點閱率:528
字型大小: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西元2010年,民國99年,老王,76歲,住在高雄市柴山下龍泉寺對面巷子裡一幢老公寓的三樓,在柴山下登山口擺個茶葉蛋的攤子賺點錢。前兩年因為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所以把攤子給收了。約莫半年前老王中風,出院後左半邊的身子還是有點不方便,走不遠,每天傍晚拄著一根登山杖走到以前擺攤子的地方坐坐,和同是擺攤的老朋友話話家常,太陽快下山時回家。
老王,祖籍汕頭,民國37年過完中秋後媽媽要他跟著堂兄到台灣玩玩,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的,38年想回家時已經回不去了,媽媽來信要他暫時留在台灣,等局勢穩定了再說。後來堂兄告訴老王,媽媽早有遠見,知道國民黨的軍隊守不住,所以要他把老王帶出來,怕有個萬一也好幫王家留個種。開放探親前,透過香港的一個嬸嬸,老王收到老家來了五封信,剛開始收到家書時他只是默默地掉淚,但始終不敢回信。文化大革命後過後幾年,老王收到了第四封家書,於是全家人到照像館拍了個全家福的照片,附在信裡寄回老家,但還是沒寫上回信的地址。老家來的最後一封信中有附上一張老王的媽媽的獨照,媽媽端坐在一大塊黑布幕前,應該也是特地到照像館拍的。看到照片老王又哭了,以後生活不如意時他總會把照片拿出來看上一會兒。終於等到了開放探親,老王回到汕頭,媽媽已經過世,只剩一個哥哥守在老家,但能聊的事情也不多了。後來老王又回過老家一次,因為經濟不甚寬裕,老王沒再到汕頭。
當初,老王剛到台灣,在基隆港下船後,他心中暗自納悶媽媽怎麼要他來這麼一個地方玩,然而轉念一想,既來之則安之,於是隨著堂兄到高雄投靠一個開餐館的遠方親戚。起初老王和堂兄在這個親戚的餐館裡幫忙,知道暫時沒法回家後,堂兄搬到鳳山開了間雜貨店,老王則搬到左營送報為生。汕頭人講潮州話,跟台灣的福佬話很像,所以住了一陣子以後,除了還殘留一點點的口音外老王已經完全能與台灣本地人溝通。透過朋友的介紹,老王與一位本省姑娘鳳君結婚。鳳君的父母早死,不得已投靠一位表嬸,表嬸對鳳君不好,把她當下人,於是當老王付出一大筆聘金後,鳳君就不再與這唯一的親戚往來。
婚後頭幾年,經濟方面雖然不甚寬裕,老王與鳳君小倆口倒是很恩愛。鳳君專心持家,小孩子也一個個呱呱墜地。後來報社改組,老王改行做了電器業務員,經常跑一些人多的地方推銷電視或電冰箱等大家電。老王長得算是一表人才,又是能言善道,隨著台灣經濟的起飛,所以業績做得不錯,家裡的經濟也稍稍有些改善。這時,老王開始迷上賭博,三不五時會把家用賠在賭桌上,因此鳳君開始與老王為了錢的事情而爭吵。漸漸地,老王外面有了女人,晚上經常不回家,給的家用也越來越少,夫妻間的爭執也越來越厲害,終於在孩子長大可以分擔部份家計後,老王與鳳君分居了,雖然有些捨不下子女,但是因為子女們對老王的不負責任相當不諒解,因此老王心一橫終於搬出去。一個人住固然自由自在,身邊不時也會有女人來來去去,但是老王偶而還是會想念子女,以及早年夫妻的恩愛,但一切已不可挽回。逐步進入老年後,電器業務的工作越來越難做,收入很差,老王偶而還得向子女伸手要錢;有幾次老王甚至厚著臉皮請求鳳君讓他搬回去住,可是鳳君只是冷冷地拒絕了。最後,老王搬到柴山下,頂個攤子賣茶葉蛋,勉強糊口。幾年前鳳君病逝,老王想去弔唁,孩子們怕鳳君不同意,在靈前擲筊請示鳳君,起初鳳君不同意,等到鳳君最疼愛的大兒子連續擲了幾次,才勉強得到一個聖杯。從此,老王也打消了搬回去和子女同住的念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十月的高雄應該是艷陽高掛,暑氣難擋,這一天下午卻是陰陰涼涼的,幾個小時前已經下過雨,應該不會再下了。老王習慣性地戴上運動帽,拿起手機和登山杖,鎖好門,下樓,拉上公寓樓下的大門,抬頭看了看灰色的天空。斜對門的中年婦人看到剛跨出門的老王,稍稍停了一下手邊的資源回收工作,對老王咧咧嘴,算是個招呼,老王看見了也對她點個頭,客氣地回禮。
拄著杖,老王半拖著左腳,走得很慢很慢,到了街口他向右轉,故意不同於昨天散步的方向。往前的一戶是幢大房子,兩層樓獨棟別墅形式的格局,占地有百來坪。房子四週應該圍著一圈綠地吧,綠地接著一個半人高的牆,牆上還有鐵絲網。牆的一邊開個氣派的大鋼門,大門永遠深鎖,至少老王從沒看見它打開過,也沒看到有人進出過那道門。牆的另一邊有一排彩色馬賽克貼壁的矮花壇,裡頭種著美人蕉,有幾株花正盛開,黃色的花瓣上裝飾著不規則的橙紅色的抓痕,有些花瓣上殘留了一些來不及蒸發的水珠,老王湊上前想看個清楚,但是在鼻頭尖糊了。剛搬來時,老王總希望能中個樂透,買下這個房子,但是如今他已經不這麼想了,就算有錢他也不想買,他知道他根本不需要這樣的屋子。
拐過幾個巷子,拖了大概半個小時,老王已經走到龍泉寺前的馬路口,停下腳步,稍微緩了兩口氣,等綠燈亮了以後,老王盡可能快速地通過馬路。走了半條巷子,在一個賣臭豆腐的攤子前老王停下腳步,朝裡看了看,只見一個中年婦人正從攤子下面拿出一桶油。
「要換油啊?」老王對著婦人說。
「是啊。剛下了雨,還來散步啊。」婦人抬起頭看見老王,微笑著說。然後把油桶有點吃力地抬起來,擺到旁邊一把塑膠凳子上。
「是啊,反正一個人在家也沒事。」老王身子輕微顫動了一下,想幫忙,但隨即又放棄了,心裡覺得有點氣餒,索性順勢走到一張凳子前,將身體的重心慢慢地移到右手的登山杖上,有點遲鈍地坐了下來。
老王沈默地看著婦人熟練地換好油,開上小火,忙得差不多以後,看著婦人說:「怎麼,今天都沒客人?」
「是啊,你知道的,下雨後大概都是這個樣子。怕山路滑,不好走。」
「這幾年的天氣真是反常,該熱的不熱,該冷的不冷。」
「還說呢,你看看,今年那個月沒有土石流、水災、旱災,到處都在地震,蘇俄還火災呢,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地球就會沒了。對了,上個禮拜我那個孫子回來還跟我說,學校放一部電影,說天氣會越來越熱,台灣會沈下去。不過,如果台灣真的沈了,也好,大家也不用吵了,也不用燒炭啊,跳樓,砍來砍去的。」婦人連珠炮似地說了一串。
「別想那麼多,每天有得過就好了。妳啊,好命,才五十幾歲就有上小學的孫子可以玩了。」婦人住龍泉寺旁邊的眷村,先生是職業軍人,外省人,但是比較偏民進黨,婦人是本省人,卻跟先生不同,是忠貞的國民黨,老王知道他們夫妻倆幾年前還會為了這件事情要脾氣,這兩年稍微好一點。雖然現在選舉又快到了,老王卻不想談論這個話題。
「什麼五十幾,都快六十了。不過兒子、媳婦是真的都蠻不錯的,也沒什麼好抱怨。」婦人一邊拿出一些豆腐放進新鮮的油鍋裡,一邊說著。
「是啊,所以要勸妳,乾脆等你先生退役後把攤子收了…」正說著,老王看見一對中年夫婦手裡拿著拖鞋,赤著腳走到婦人的攤子前找了張桌子坐了下來,穿上鞋子,點了兩盤臭豆腐。
老王靜靜地看著婦人撈起豆腐,過油,切塊,裝盤,放上泡菜佐料。老王拿起靠在桌子的登山杖,慢慢地站起來,對著剛把臭豆腐端給客人的婦人說:「妳忙,我到前面再走一走。」
辭了婦人,老王朝前往龍泉寺的方向走,途中經過幾個攤子,看見主人在忙就沒過去打招呼。到了廟門口前的巷子,左轉。巷子很窄,平常停了不少摩托車,假日更多,今天倒還好。這時不算很晚,但天色卻有些暗了,氤氳的水氣把巷口的景緻塗得有些糊了。
走到巷子口,老王看見左邊一個蚵仔麵線攤子的老板正在招呼兩張桌子併成一桌的六七個年輕人。他向老板點了頭,正想回家,卻瞧見右手邊不遠處有些異樣,一團帶點鵝黃色,矇矇矓矓的光暈從狹窄的登山口的步道透了出來,如真似幻,似近忽遠。老王心生好奇,慢慢走上前去,想瞧個清楚。到了登山口,那光卻在上坡道不遠處,由虛虛掩掩的矮樹叢間透出暈黃的微光,隱約間似乎可見點點清光在光暈中舞動著。老王十分猶豫是否該爬上坡道瞧個仔細,想了一會兒,只見那光似有隱入樹叢的跡象,於是老王奮力將登山杖往前用力一插,抬起右腿跨上去,身子微蹲,重心移向前,再吃力地提起左腿跟了上去。「小心路滑,不要上去了。」蚊子叫的聲音從老王背後傳來,但他好像沒聽見。
柴山龍泉寺這一段入口的登山坡道又陡又窄,一般人走來本就有些吃力,再加上下過雨,土滑,那就更不用說了。一般來說約莫要七八分鐘才能爬到前方的木板棧道,中途可能還得停一會兒,歇一下腳。到了棧道,腳力不好的遊客會繼續走棧道上山,喜歡尋幽訪勝,鍛鍊腿力或是想避開人群的登山客會下棧道,挑旁邊的叉出來小山徑來走。柴山的登山叉路相當多,常常有人轉了幾圈後就迷了路,得找上好一陣子才能回到正路,據當地人說這正是柴山好玩的地方。
爬上棧道前,老王已經休息了數十回,剛開始時幾乎每走兩三步就得停一下,但後來的腳步似是越來越輕盈,感覺左腿好像比較能使上氣力。到了棧道,老王把登山杖的套環套上左手腕上,右手靠在棧道的扶欄,緩幾口氣,休息一下。老王不時注意那團光暈,怕它在一不留神間跑不見了。說也奇怪,那光似乎知道老王的體力腿力都不太濟事,所以當老王在棧道休息的時候,它既沒消失,也沒跑遠,只是和先前一樣,在老王前方不遠處若隱若現。
休息好一會兒後,老王繼續盯住那團光,扶著護欄,延著棧道往前走。又追了一陣子,老王看到那團光離開棧道,避入左方的一個樹叢,於是老王急忙跟了上去。棧道離地面高約三十公分,當老王準備步下棧道,伸手想要拿套在左手腕的登山杖時,這才發現不知何時登山杖竟不見了。老王有點氣餒地蹲了下來,透過扶欄的間隙望去,原來山下的人家已經亮燈了。老王起身,撐住護欄,回頭,想要下山回家。這時,老王發覺左半邊的身子雖然不像中風前那般運用自如,但似乎多少可以使上一些力氣,老王心想現在或許不靠登山杖也可以走路,試了一下,還算勉強,但是可以了。
於是老王蹣跚地爬下棧道,往那團光所在的樹叢一拐一拐地跟過去,途中一不留神被地下的樹根絆了一下,腳上一滑,摔了一跤,長褲的膝蓋上和兩隻手掌都沾上了一些濕泥,還好沒受什麼傷。右手扶著叉出的樹枝,老王慢慢地爬起來,身體不禁打了個冷顫,兩手往長褲後口袋的地方抹了兩把。藉著那團光微微照亮路面,老王更加小心摸索,繼續前行。漸漸地,老王走進了那團光暈。似乎起風了,暗暗的天色包圍著那團光暈,四周樹梢的黑影不住扭曲晃動,彷彿還可聽見淅淅瀝瀝的雨聲,在那團光的護衛下,老王顯得相當自在,也不再有所疑慮,踩著小步子,溶進光暈裡去,最後被光完全地擁抱。(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