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海人生
睡了好些年三合院的廳堂邊,靠著三天捕魚、兩天曬網的零工收入,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阿海是位落魄的單身漢。因為父母早逝,早早斷了升學之路,加上個性憨厚寡言,外表平庸,年紀來到三十好幾,仍是孤家寡人一個,儘管家有兄嫂,也因生活能力低落,只能自私的對他不聞不問,甚至想將累贅的兄弟趕出家門,這是小人物的悲情。沒有自尊的生活,長期睡廳堂的不合農村體統,讓阿海更加沒有自信,除非必要,他甚少跨出那道不像家的家門,家雖然冰冷,至少還有個屋簷可以把自己藏起來,躲避屋外世俗異樣的眼光,所以他寧願選擇蟄伏。
兄嫂無情,姐妹有義,未成年便遠赴台灣當女工的妹妹,省吃儉用攢了一點錢,那是用多年青春換來的血汗錢,不為自己設想,只為兄長打算,妹妹不改儉樸的村姑打扮和穿著,一心想將留在故鄉、抬不起頭來的兄長接到大都會。有一天,願望終於實現,靦腆的鄉下漢來到五光十色的大都會,那種格格不入的對比,讓阿海更加畏縮了,躲在妹妹租貸的小房間,等待妹妹的接濟,基本的生活能力一點一滴在消失!讓妹妹好生著急,舉目無親的一對兄妹,困在三重市的小小牢籠中,努力想汲取大都會的新鮮空氣,卻被現實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
兄妹倆坐困愁城,僅靠妹妹的積蓄是會坐吃山空的。在妹妹的奔走下,在旅居異地鄉親的協助下,阿海漸漸走出室外,靠著與生俱來能吃苦的本性,開始四處打零工,在經濟起飛的七零年代,只要肯做,工作是不難找的,正值壯年的他,有加不完的班,埋首工作,有了經濟能力,自信心慢慢回來了,過了些年,靠著妹妹的資助和自己的積蓄,在大都會購置了一間十來坪的小屋,寄人籬下,睡廳堂的日子真正遠颺,有了家就有根的感覺,屬於阿海的日子終於來到!
成家立業是他內心最渴求的,如果父母健在,如果家庭經濟許可,以他的年紀,早該孩子滿室跑,但礙於經濟、個性和外表,娶親是何等難事,況且當年不時興娶外籍新娘,終生大事便一直蹉跎著!一晃眼來到不惑之年,眼見就要錯過娶妻生子的年限,透過友人介紹,聽說娶了一位接近侏儒的大姑娘,卻也知足的共組小家庭,生兒育女,真正完整了人生。
過了好些年,居於同鄉又鄰居的緣故,有機會來到阿海家探望,狹小的斗室,擠著嬌小的妻子、三位小孩、還有阿海,幽暗的室內,簡單的傢俱,雜沓的擺設,有一股難聞的霉味,阿海的妻子人小聲音卻很宏亮,一邊喝斥孩子的嬉鬧,一邊指揮阿海做家事,彷彿河東獅吼,就在小小人身上發出,感覺有些不可思議,望著阿海如蜜峰般忙碌著,我有些心疼,但又從他的面容上讀出滿足和心甘情願,我的心也就釋然了!
見過阿海,我的思緒、我的畫面,重回了童年的老家,想到那位睡在廳堂的大哥哥,那位飽受外人指指點點的大哥哥,終於在多年之後,在遠離「浯島」五百里的大都會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儘管他的人生依舊艱苦,但在有子萬事足的單純想法下,阿海的內心是踏實的、是豐厚的,我想:夠了!世俗的價值觀,真的已經無關緊要了!